教学园地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这门课,带我们“飞”

  • 编者按:逐梦空天,永无止境。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研究生优秀课程,《航空概论》今年“升级”为《航空航天概论》,由马晓平和崔海英两位老师讲授。来自不同专业、怀揣飞天梦想的同学们在课堂上,聆听老师结合工程实际的解决问题经验,探索无限可能性。让我们跟随这堂课的学生,国科大2023级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生许天雄的视角,一起走进追逐飞天的故事。

    仰望蓝天,飞机掠过云海漫留尾迹;眺望星海,火箭划破长夜奔赴宇宙。翱翔天空、遨游宇宙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航空航天专业应运而生。

    作为颇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航空航天集成了力学、材料、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高精尖技术。

    在国科大,同学们的专业或许不尽相同,但只要怀着航天梦,带着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就能在航空航天领域施展拳脚。学校开设《航空航天概论》课程,让同学们对航空航天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有系统全面地了解,授课人是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马晓平和国科大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崔海英。

    图片

    马晓平在点评课程汇报

    “课本上的知识不再那么遥远”

    马老师脸上总挂着笑容,个子不算矮,身体略微消瘦。他打趣说自己怎么吃也吃不胖,像他这样的“发动机”不好,油耗高转化率却很低。

    可能是马老师比较忙的缘故,他经常要往返外场和研究所之间,每周一还要风尘仆仆地来为我们教授课程。

    也正是因为如此,每堂课的开端,我们听到的不是课程内容设置,而是马老师讲述的第一手无人机试飞最新报告。从拆机组装到油压调整,再到起飞试验,每周无人机的试飞情况随着课时在一点一点推进。

    课堂上,马老师还展示了研发、试验无人机的视频。我们看着无人机顺利地滑行起飞然后直插云霄,一切都有了实感。课程中段,马老师会还带领大家前往中国航空博物馆进行参观,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实地讲解。

    “原来,课本上的知识不再那么遥远。”课上每每听到马老师传授解决工程问题经验,都会让我不禁这样感慨。

    图片

    马晓平为学生讲授飞机知识

    图片

    课程师生参观中国航空博物馆

    “魅力在于没有固定格式”

    “少说多做,行胜于言,敢于创新,善于攻关”是马老师一直秉承的信念。

    作为无人机系统总体部总师、AT200等中国科学院多型无人机总设计师,他长期从事无人机研发,在无人机系统总体、飞行器总体及结构设计、发射回收、系统飞行试验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这股信念,他也带到了课堂上。

    2023级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生王屹宇便对马老师课上提到的“飞行器设计的魅力就在于没有固定的样式,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共同托举着航空产业的发展”观点印象深刻。

    “虽然中国在航空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马老师很清楚,我国与外国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他也鼓励我们勇于承担新时代赋予新青年的责任,为中国航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伟大祖国的航空事业添砖加瓦。”王屹宇说。

    “在我看来,航空航天作为各个高精尖学科的集大成专业,把所有先进理念一股脑揉进一架飞行器或者航天器的设计里是不可行的。”如何平衡各学科的相关性很关键,为此可能要进行多次试验与探究。每每聆听马老师的无人机试验经历,结合国内外航空航天的差距水平,愈发能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的智慧与艰辛。

    这些思想理念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融进了一次次的课程教授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图片

    马晓平在分享经验

    继续出发

    《航空航天概论》航空部分的课程主要为飞行原理、发动机、机载设备、总体设计等方面。概论课或许不会每个方向“面面俱到”,但它介绍面广,在激发同学们兴趣的同时,也抛砖引玉地提出一些学科、专业融合的可能性,并传授着老一辈科学家们科技报国的矢志信念。

    秋去冬来,马老师航空部分的课程走向尾声。他把最后一堂课交给了我们,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多主题的汇报展示。2023级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直博生尤思洋对汇报仍意犹未尽,“每个技术问题都值得现场讨论。希望我未来研究的SAR成像技术能够在飞行器上得到更好地应用!共勉!”

    “作为一门概论课,马老师给我们普及的不仅仅是航空知识的概述,还有他在工程设计上的实践和心得,以及贯穿于他生命的拳拳报国之心。”2023级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生赵心睿犹记得,马老师常说航空需要我们这代的努力,而他自己仍工作在科研一线。“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图片

    同学们作汇报

    在国科大,能听到老师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对课程内容进行阐释是一件幸事。国科大的课程大多由两位或者多位老师授课,保证教授内容专业性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学风格,能更好地从多角度启发我们思考问题。

    接下来的课程,将由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崔海英老师接棒马老师,带领我们继续探索航天航空的浩瀚与深邃。

    火箭在腾飞,课程在继续,相信这门课,能让我们领略更多宇航的魅力。

    责编 : 贺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