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聚焦

高原生态保护, 是我一生的事业选择

  •   讲述人:赵新全

      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学术院长、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青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得者

      1982年从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毕业后,我离开家乡陕西来到了青海,从此,踏上了青藏高原草地生态保护研究的征程。扎根青藏高原,这不仅是生活的选择,更重要的是事业的选择,这里神秘又充满了机遇,同时,在生态保护和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等很多方面需要开展科研工作,只要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肯定能出成果。

      初来青海,这里与我在书上了解的一样,地域辽阔,山川瑰丽,物产丰富,自然资源富饶。但同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加之当时人们对青藏高原的环境价值缺乏深远的认识,在发展经济、扩大生产的过程中,人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高原草地资源盲目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本来就十分脆弱且极不稳定的草地生态系统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呈现出逐步恶化的趋势。还记得初来西宁的那几年,山是荒山,每年的春节过后,都是黄沙漫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超载过牧引起了草地的严重退化,到九十年代,这期间我已经全面开始对草原合理的载畜能力、高原草地生产力、营养动态及家畜需求等领域开展调查研究。当时的研究工作不论在气候还是工作环境都有着诸多的困难。高海拔、低气温,加上冬季大雪封山、交通不便,从西宁坐车去海北藏族自治州都得七八个小时,更不论玉树、果洛。而且研究手段不高,在可可西里、三江源等一些无人区,观察野生动物时都只是趴在草地上用望远镜观察。在我和我的团队为生态恢复做研究及示范工作的同时,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逐步重视。

      从2000年起,我在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的支持下,将工作地域逐步拓展到三江源地区;

      2005年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国家投资75亿元;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青海也确立了生态立省的战略;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考察提出要扎扎实实保护生态环境;

      2018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一系列的举措,不仅为青海的生态恢复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资金保障。

      建立了牧草良种繁育、以恢复植被为目的的多年生人工草地,完成了天然草地补播施肥及除莠灭杂、将生态恢复与区域畜牧业生产紧密结合,探索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畜牧生产、农牧民致富的双赢模式,指导完成“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5万公顷,创建了“夏季放牧+冬季育肥”两段式畜牧生产新模式等等,一项项技术创新及应用,青海的草地生态逐渐变好。

      如今,这里的春天已经没有了黄沙,气候的暖湿化和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也让城市的南北山染上了绿色;在青藏铁路沿线都时常能够看到藏羚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交通的便利和科技的支撑,我们的野外考察不再只是依赖人工,遥感等手段的应用也让我们能够获得更精准的数据。记得去年在五道梁无人区观察藏羚羊时,就是通系留气球携带热红外相机,发现了藏羚羊在夜间的觅食、饮水、交配等行为特征。

      2012年我调往成都工作,时隔6年我又申请重新回到了这片所熟悉的土地,想要用尽可能长的时间继续这份热爱了大半辈子的工作,不管是辛苦的野外调查、技术体系的创建还是数字化平台的建立,我都希望能够继续乘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东风,带领着我的团队,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牧民收入双赢的目标下,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我也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的努力下,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写到的,既有帐篷也有牦牛,还有藏野驴等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人间仙境一定会出现。

     

    责编 :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