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聚焦

野外科考人的“织绿还绿梦”

  •         巍巍青山上,潺潺流水间,两三间刷着淡黄色漆的砖瓦房在森林里“孤零零”地矗立着。房子不远处的综合观测场内,一台台仪器设备正监测着森林里的“一举一动”。这里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设立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大野口森林生态水文观测点。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来自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常年蹲守、行走在海拔3000米或更高的祁连山上。他们通过地面调查和多尺度实验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监测不同植被和土壤的地表径流等信息,由此分析和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机制,预测森林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祁连山区森林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科技支撑,并通过人工措施的辅助,提高祁连山的水源涵养能力。

      6月的祁连山仍寒意袭人。走进大野口森林生态水文观测点,坚守于此的科研人员还穿着抓绒衣服,忙碌地采样、做实验。

      老家在湖北省武汉市的陈龙飞是西北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员。1988年出生的陈龙飞性格有些腼腆,但提起祁连山生态保护,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科研工作,能够更好地恢复植被,提高祁连山的水源涵养能力,使山里的绿色越来越多,这样再辛苦也值得。”陈龙飞说。

      在野外工作就意味着要有承受艰苦的勇气和耐力。远离城市,通讯不畅,生活不便,食宿条件差,寂寞、孤独如影随形。

      “2008年刚建观测点时,条件非常艰苦,就是几间小房子,每天生火自己做饭,一年四季生炉子。现在有了暖气,有人做饭,虽然两张床还得挤3个人,但已经好多了。”因为对科研工作的热爱,陈龙飞觉得野外没那么苦。

      和陈龙飞一样,每年西北研究院都有一批科研人员,他们长期生活在野外科考点,投入“织绿还绿”的科研事业中。

      在大野口森林生态水文观测点往北约80公里处,是西北研究院另一个野外台站:地处中国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即黑河流域中游的黑河遥感试验研究站。

      即使是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站长车涛也一直没有休息。

      在车涛看来,“监测和实验不分节假日,不等人。大面积的山水林田湖要通过地面监测不现实,但通过遥感就能看到全貌,甚至叶子是否缺水,是否有病虫害。”

      车涛介绍,该研究站的观测可为寒旱区关键生物物理参数和其他陆面参数遥感反演、水文和生态建模以及陆面数据同化系统发展提供地面真实性检验的数据支撑。

      车涛认为,野外工作虽然艰苦,但也饱含着乐趣,比如可以欣赏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与大自然的交往更加纯粹,令人更加坦然。”

      西北研究院院长王涛介绍,该院现有20余个野外台站,多分布在全国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长期坚守野外的科研人员为此克服了重重困难,但他们“只干不说”,不顾艰难险阻,聚沙成塔,传承接力,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科研壮举。

      如今,这些科研人员正为着自己心中既定的“织绿还绿梦”而忘我追寻。

    责编 :蔡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