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rnet Explorer is missing updates required to properly view this site. Click here to update…
  • 您的浏览器已禁用JavaScript,(da)启(kai)用才能正常访问!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

  • 首页
  • 要闻速递
  • 教学园地
  • 科研动态
  • 学术活动
  • 院所传真
  • 校园动态
  • 视频新闻
  • 科苑人物
  • 青春随笔
  • 传媒聚焦
  • /
  • 首页/
  • 《国科大》电子刊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2020年度
  • 2019年度
  • 2018年度
  • 2017年度
  • 2014年度
  • 2013年度
  • 2012年度
  • 2011年度
  • 2010年度
  • 2009年度
  • 2008年度
  • 2007年度
  • 2006年度
  • 2005年度
  • 2004年度
  • 2003年度
  • 2002年度
  • 2001年度

2010年期刊

  • 2010年第6期

卷首语

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 刘海露

人物专访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访中科院研究生院童秉纲院士

科研进行时

我的科研情结 叶灿滔 科技写作漫谈 任胜利

校园时评

由校园撞车案想到的 吴权 找回失落的好奇心 陈丽莎 人的发展需要真、善、美 孙中亮 我们如何对待历史 步凯

学子情怀

沙漏中的时光 周杰 新生成长记——与研究所共成长 赵国荣 消煮烦恼 标定快乐 竺琳 科苑印象 左莹

“回望2010 展望2011”征文

回眸 渴望——兔年小感 刘劲松 时时清零 每一次都是新的自己 林子

心灵驿站

每个人心中的油菜花 方中明 这辈子还能和妈妈相处多久? 张海超 女人·花 王碧云 幸运如我 熊小婷

诗意栖居

临江仙 中科院研究生院寄情

择业就业

2010年度十大职场热词盘点 职场人际关系智慧 职场“开心法则” 五大箴言助你摆脱职场暗算

科苑论坛

科研院所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张彦秋 将来如何教学生? 王飞跃

多彩校园

笑歌辞旧岁 绚舞迎新年——中科院武汉教育基地2011年元旦晚会侧记 赵亚宇

创新教育

扬长补短 育人为本全方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邱嵘

他山之石

中外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文本分析及其启示 王炎灿 张晓阳

总目录

《研究生院》2010年总目录
  • 2010年第5期

卷首语

平常心 黄玮婷

导师风采

像烈马一样奔跑——追忆张文佑院士 林秋雁 魏东平 石耀霖

科研进行时

冉冉升起的网络科学 沈华伟 梦回尕斯库勒——尕斯库勒湖出野外侧记 安福元

学子情怀

难忘的脸孔——回忆我在工程热物理所的青葱岁月 李宏利 印象背后的深刻 崔伟伟 左手年华 右手倒影 赵雅文 80后女孩儿:一种生活的姿态 豆豆

“读书与实践”征文

漫漫科学路 悠悠学子情——读《科学的历程》有感 戴岳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我看亮剑精神 石静 直挂云帆济沧海 袁思棋 那些啃书的日子 胡瑾瑾

择业就业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破解就业难题 刘敏岚 付宏雁 苦练内功 克服求职心理障碍 孙玉林 “博客、微博”成为人才招聘新“秘密武器” 世界500强高管给应聘者的10条建议

科苑论坛

对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机制改革的思考 樊心刚 对博士学位论文盲审的思考与建议 吴雪华

他山之石

中外研究生大学培养模式比较 王颖 日本研究生教育调查与浅析——以大阪市立大学为例 宋现锋 张洪勋
  • 2010年第4期

卷首语

深化“院所结合”机制建设“共有、共治、共享”的研究生院

科苑论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抽查分析与思考 袁莉萍 张晋连 女性研究生心理及行为状况调查——基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研究 刘红雨 胡志强

科研进行时

学术之路——从学生到学者 化柏林 研究生应注意的知识产权问题 李成军

“传承求索拓新”演讲比赛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郭瑀峰 天下兴亡匹夫责 李东辉 三重身份 徐冬生 守望 陈朝宇 高举五四旗帜 向科学进军 吴双 人生,从微笑开始 徐海瑞

多彩校园

别样的成都生活 李菁楠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科苑生活点滴记 魏剑 科苑半年记 董克 生活小感 丁洁兰

学子情怀

带着留恋起航——武汉教育基地2010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侧记 袁维 玉泉的801班 林琳 越来越爱这些小捣蛋们了 孙帅帅 六月里的薰衣草 何春梅

心理调谐

在读研中感悟青春 覃星星 “富士康”投射下就业心态之变 叶 茜

择业就业

来了 就不做看客 霍永恒 应届生求职经验谈 苏明明 如何把握毕业后的五年黄金期

他山之石

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罗尧成 束义明 韩国教育界分析日本人屡获诺贝尔奖的独特视角与观点 李水山
  • 2010年第3期

发起人之声

宗旨和打算——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郑必坚 深化科学与人文的交汇融合 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在庆祝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百场讲演”座谈会上的讲话 路甬祥

演讲选粹

发展学科交叉,促进原始创新——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 周光召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曾培炎 漫谈科学精神 王大珩 时代 国情 使命 陈至立 归根的反思 杨振宁 东西方文化与现代化 李光耀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 王岐山 新世纪的中美关系 乔治.布什 我所见证的中美关系及其未来 基辛格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未来展望 成思危

传媒聚焦

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在京开幕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再次开讲 路甬祥王大珩等将登场 “思想盛会”的生命力之源——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五周年回眸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在京举办百场庆典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百场受众逾八万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缘何受欢迎

听众感言

与智者同行 ——2004年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侧记 科学与人文的成功交融——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四单元报告会首日有感 中科院学子踊跃参与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梦回六百年——感于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主题报告之“故宫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吸引多方来宾 科学的殿堂 人文的积淀——写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100场即将举办之际
  • 2010年第2期

人物专访

数学是“做”出来的——访青年数学家袁巍及其导师葛力明 潘 希 追求卓越 奉献祖国——记西北高原所赖忠平研究员及他的团队

科研进行时

作为研究生,您做到持续进步了吗? 周灵娜 问问题是一门学问 宁 佳 研究生的“提问”能力是可以练出来的 陈 安 做研究的七种武器 宁佳

科苑论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留学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展望 吴宗怡 谢勇 夏雨

“笃志班”学习专题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保持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刘志远 驾驭理想 实现自我 余松林 重识“学生干部” 贾开 重温《愚公移山》 李婧琳 珍惜今天 拥有明天 周陈

多彩校园

服务同学 快乐自己——访第六届中科院研究生院学生会副主席高原 张晓玮 敬惜字纸 故纸犹香 李秀梅

学子情怀

灾难背后的沉思 孙丽伟 志者,士之心也 李留阳

择业就业

求职受挫以后应当克服的十四个心理反应 2010年职场十大终极挑战 积累工作经验:了解行业的五个办法 职场经验:申请名企的七大策略 毕业生,你的心理毕业了吗 彭 芸 杨 安 马菁华

他山之石

芬兰研究生院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谢勇 欧美高校学位论文开发利用版权政策调研及启示 陈传夫 吴 钢 唐 琼

卷首语

写给2010年的春天 傅茜
  • 2010年第期
北京分院第四协作片2015年度团干部业务培训探讨青年干部成长 刘洪韬
  • 《国科大》电子刊
  • 征稿简则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教育云
    • 科学网
    • 中国青年报
    • 中国教育报
    • 中国科普博览
    • 旧网查询
@2015 中国科学院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京ICP备0500280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