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学院举办金融讲座《银行理财发展概况、问题及趋势》
11月5日晚,经管学院举办金融讲座,特别邀请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宋禹君,以《银行理财发展概况、问题和趋势》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云端讲座。宋禹君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围绕资管行业发展现状、行业监管政策、银行理财的发展趋势和银行理财未来规划四个方面为大家做了相关知识分享。
宋禹君首先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2000-2019年,全球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从38.5万亿美元增至88.7万亿美元,2019年度增幅达15%。截至2019年末,我国“大资管”行业总规模约为115.7万亿元。银行理财作为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子行业,达23.4万亿元,占大资管比重的20.2%。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竞合并存的市场新格局下,银行理财业务通过其较广的业务边界发挥着其独特的优势:资金募集方面,银行销售门槛降低,叠加银行自身的渠道优势,银行现金理财类和固收类理财产品将成为公募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的强有力竞争者;产品销售方面,理财产品无销售起点要求,银行销售渠道拓宽,背靠母公司的理财资公司将更具备信息优势和渠道优势,让公募基金理财在销售渠道上面临竞争;投资标的方面,银行在非标投资上体现优势,公募基金的非标投资需要在子公司架构下进行。此外,理财子公司可直接投资权益市场,但需要加强权益投资能力和主动管理能力。总体来看,银行理财将与其他市场主体最终形成监管统一、各有侧重、竞合并存的市场新格局。
行业监管政策部分,宋禹君先对银行理财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介绍。2004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了首只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这标志着整个行业进入起步阶段;随后行业积极探索发展,由于银行经营风险相对单一,理财产品品种主要为保本保证收益型,产品期限相对较长;随着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运行模式更多向“资金池-资产池”模式转变,银行理财产品开放式、短期限产品的比重不断上升,理财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以资管新规为代表的系列政策出台。这套完备的政策体系规范着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从投资运作、业务规范、销售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统一性、规范性要求;以“破刚兑、禁错配、限分级、去杠杆、提门槛、去嵌套”六大要求为核心,分别在资产端、负债端对传统业务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自此理财业务由“利差模式”转向“管理费模式”,商业银行开始应对存量资产处置与业务平稳过渡的挑战。
对于银行理财的发展趋势,宋禹君表示,自新规执行以来,银行理财行业在破刚兑、去通道、限嵌套等多方面已取得不少进展: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力度不断加大,整体占比显著提升。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理财产品型材不断丰富,产品管理模式日趋成熟,投研能力持续提升,银行理财业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能力也会持续增强。未来资管行业的发展会呈现竞争格局的头部化、客户结构的均衡化、业务形态的数字化、产品配置的多元化等特征。比如在资产配置的多元化方面,银行理财行业会以大类资产配置为基础,增强固定收益投资、权益投资、海外投资等。
当前银行理财行业面临的机遇与压力并存。宋禹君对银行理财当前的销售端与产品端的发展压力也做了详细阐述。
宋禹君从实务的角度出发,在讲座中分享了关于银行理财行业的相关知识,对同学们的求职就业及职业生涯规划做出了相关建议,并与同学们围绕与讲座相关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讲座在大家的互动中顺利结束。
线上讨论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