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所就寨卡疫苗技术与长春长生生物科技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2017年5月23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寨卡疫苗技术转让意向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段子渊、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刘双江、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俊芳、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福院士、副主任刘文军研究员、生理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陶勇研究员、严景华研究员,科技处处长杨怀义研究员,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鞠长军、万里明,研发总监王群及双方相关技术人员出席了签字仪式。
寨卡病毒能够感染神经细胞,导致新生儿小头症,成年人格林巴利综合症等,并有可能可以突破血胎、血眼、血睾和血脑屏障,对人类健康的存在严重威胁,开发有效的疫苗及药物迫在眉睫。 根据中国科学院2016年的部署,微生物研究所第一时间启动了寨卡攻关研究。在寨卡病毒分离、蛋白结构分析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中国科学院生理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严景华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高福院士研究组合作,成功从我国第一例寨卡病人体内分离出了特异的具有保护作用的寨卡中和抗体,并针对抗体研制出了寨卡灭活疫苗。评价实验表明:灭活疫苗在小鼠模型上可产生较高滴度的中和抗体,灭活疫苗展现了非常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签约仪式上,刘双江在讲话中指出,寨卡疫苗研发项目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希望此次合作能充分发挥我所和企业各自在创新能力和资金方面的优势,推进寨卡疫苗的研发上市,造福于民。段子渊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微生物在寨卡疫苗研发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及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将极大地推动该疫苗的尽早上市。 高福院士在讲话中指出,寨卡疫苗研发关系国家生物安全和国民健康,该项技术成果的转化,是中国科学院“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具体体现。
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