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说】科研会让我们变踏实

编者按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若干场或大或小的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上喜悦的笑颜、难舍的拥抱和真挚的话语都将会被铭记。毕业生代表发言更会代表一个群体的独特记忆,在收获毕业喜悦的同时,他们最想感谢谁?又想和学弟学妹分享怎样的心路历程?各个专业的求学体会有何不同,又有何相似?他们的话语中,也许有你正经历的科研挫败,有你正迎来的峰回路转,还有你已明白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018年7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授予学位10743人,其中包括5278名博士生,5175名硕士生和290本科生。五个研究生教育基地以及分布在全国的110余个研究生培养单位也为毕业生们举行了各具特色的毕业典礼。
国科大开设《毕业说》专栏,整理、摘发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毕业生代表发言。
王延青在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018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亲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2013级先进界面技术团队的硕博连读生,王延青,导师是金永成研究员。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时光飞逝,转眼五年,我们即将毕业,我想,此时最重要的是要表达感谢。
王延青毕业典礼发言现场图片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向长期以来辛勤培养我们的各位导师,以及关心和帮助我们的所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感谢研究所内其他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是你们的无私付出为我们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谢谢你们。
仍然记得五年前,我带着对中科院的憧憬和对青能所的向往来到了这里,开始了这“一言难尽”的研究生生活。研一在北京集中学习的那段时间,我们充分利用国科大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各种机会条件,努力汲取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读万卷书的同时,我们不忘行万里路。课余时间,一起登长城、爬香山,观博物馆、听音乐会。一年的相处,将我们整个班集体紧紧的凝聚在一起。如今想来,当时的友爱互助、团结一致,为后来的我们熬过科研的瓶颈期和困难期提供了多少帮助和支持。
研二,我们回所,真正开始了“科研狗”的生活。还记得初入实验室的时候,那种紧张、害怕又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心情。作为一个科研小白,担心自己做不好科研,又想要全身投入其中。小心翼翼的跟着师兄师姐学习仪器的基本操作、实验的基本技能。历经一个月,当我们“看”会了实验室的所有操作后,瞬间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在科研界展翅高飞、自由翱翔了。然后我们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三个月之内发出一篇高水平SCI。两个月的通宵达旦过后,我们黑着眼圈,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即使实验中偶尔会出现一点点好结果,用同学的话说,从统计学上来看,好结果的出现概率就像闹鬼一样。经历的失败多了,也就慢慢摆正了自己的心态和对待科研的态度。我们对自己的课题理解越来越深入,时间安排也越来越合理。当我们体会完选题时的反复纠结后,又体验了好不容易快做完实验、补完数据别人却已经发表了的苦恼,也深深的感受到实验结果刚要好转,实验设备又莫名抽搐的辛酸。
慢慢的,慢慢的,我们被折磨的百毒不侵、波澜不惊。直到一年后,好结果终于重复出来了,周边人都为我们高兴的时候,我们扶着额头淡定的看着结果,微微一笑,稳重的说了句:恩,不错。是的,科研会让我们变踏实。不是我们没有激情,不够活力。是我们明白,这些结果是我们应得的,付出的努力终究不会白费。
当然,在研究生期间,我们的生活需要添加剂。可能很多人觉得,像我们这种在科研一线的硕博士就应该黑框眼镜、不苟言笑、表情木讷,除了科研什么都不会。其实不然,我看到了我们科研人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也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积极热情。平时的我们都会像哈士奇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生活充满激情,健身锻炼、跳舞唱歌,无所不能;同时,对待工作尽责尽责,勇于挑战,从不惧怕。这,才是我们这个群体的特质——“热情洋溢,能力出众”。
如今,毕业在即。我们面临着很多选择,工作、博后、出国,成为盘旋于我们脑海中的符号。毕业的这段时间,我向很多前辈请教了人生和工作的经验。其中,讨论最多的就是选择。现在,我们刚刚做了毕业后的选择。未来,我们仍然要做出很多事情的选择。大到人生方向,小到生活琐事。记得当时我在纠结工作的时候,师姐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师妹,不要怕,大胆的选,因为不管你怎么选,最后都是要后悔的!!我突然明白,面临选择,就一定会有所放弃。即使我们现在放弃的某个机会也很好,但是你已经不能主宰他了。你要做的就是努力让你选择的那个变成最好,不让自己后悔。
现在,当我们即将要离开的时候,突然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变得那么亲切,那么不舍。就连食堂打饭一直手抖的那位阿姨都变得可爱了起来。我不明白,这个一天被我们吐槽一百遍的地方为什么突然这么有吸引力。
可能是因为这里有一些可爱的人,平时他们对我们严格要求,甚至苛刻,可真到我们毕业时,他们又为我们没有文章、毕业困难而焦头烂额,为我们找工作出谋划策。感谢导师们,在我们一次次想要放弃的时候鼓励我们继续坚持,允许我们犯错又一次次为我们指点迷津,助我们走出泥潭。我们的导师,他们永远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也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人。
王延青与金永成老师在青岛生物能源所2018届毕业生典礼上的合影
也可能是因为这里有着一些可亲的人,他们在我们所有限的资源内,希望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在学生代表交流会上,所领导及相关老师们充分听取我们的意见,帮我们置办了健身房,为我们开放了舞蹈室,替我们安装了免费的洗衣机,又为我们安装了空调。这些都显著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真真切切的经历着所里的变化,越来越好的变化。
还可能是因为这里有着一群可近的人,他们让我们单调的科研不那么枯燥,让我们的生活多了许多色彩。我们的师兄弟、师姐妹,我们的班级同学。他们陪我们一同起居,一同欢笑,一同科研。感谢一路陪我们成长的兄弟姐妹,感谢一步步教我们操作仪器的师兄,特别感谢自己还单身却在帮我们介绍对象的师姐。感谢室友,你们睡觉的呼噜声和磨牙声促进了我对人生的思考。感谢一起办活动,布置会场,清理会场到半夜的小伙伴们。
这里还有一群可敬的人。感谢安保人员的日常巡查让加班到深夜的我也能安心不害怕。感谢所有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是你们保障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自此,我们成为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校友。我们会永远珍惜在这里获得的一切,友情、亲情、爱情。
最后,祝愿我们所蓬勃发展、再书华章!
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桃李满园!
祝愿同学们鹏程万里、前程似锦!
王延青简介:
2018届国科大博士毕业生,培养单位是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研究所,导师为金永成研究员。在学期间发表多篇SCI论文,多次获国科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及冠名奖学金,曾任青岛生物能源研究所研究生会秘书长、副主席,舞蹈协会会长。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