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苑人物

高雨辰:中丹硕博连读8年,一场艰苦壮丽的旅程

  •   个人介绍:高雨辰,2012级创新管理项目硕士,2015级创新管理项目博士,培养单位为中丹学院,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4年获得奥尔堡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1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20年获得奥尔堡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21年正式入职清华大学智库中心任研究系列教师,为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迄今为止,高雨辰博士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包括《Research Policy》、《管理世界》、《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双学位高校与导师:硕士双学位丹麦合作高校为奥尔堡大学(Aalborg University),博士双学位丹麦合作高校为奥尔堡大学(Aalborg University)。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来自国科大经管学院的柳卸林教授和来自奥尔堡大学的Jesper Lindgaard Christensen副教授。

     

    初遇中丹,怦然“新”动

      学长当初是怎么了解到中丹学院的呢?为什么选择来这里呢?

      我是2012年考研,当时报考的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管理学院,4月份参加的复试。我记得当时面试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英文面试,考官是赵红老师和我后来的研究生导师,柳卸林老师。赵红老师给我介绍了中丹学院是由中国科学院与丹麦科学创新高教部以及8所丹麦高校共同创建的学院,硕士项目、学生会在国科大进行学习的同时,接受丹麦高校的联合培养。

      其实介绍的很简短,当时就问我是否愿意参加这个项目。我记得我几乎是没有做过多的思考,很快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当时想的是虽然一切都是未知的,但中丹的培养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也非常吸引人,是一个能让我接触到不同教育风格和跨国文化的好机会,有助于培养国际视野。于是就这样,我成为了中丹学院创新管理(Innovation Management)项目的第一届硕士生。

    中丹学院第一届硕士生的开学典礼

    中丹学院创新管理项目的第一届硕士生毕业生

    2014年参加丹麦奥尔堡大学硕士论文答辩

    (左一: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柳卸林教授;右一:丹麦奥尔堡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胡依梅副教授)

     

    思维碰撞,文化融合

      学长在中丹学院度过了八年时光,对中丹学院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首先,当然是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理念。第一点,中科院比较强调量化分析。在课程设计上,中方的课程体系性较强,偏重技术。这也为我之后做实证研究打下了基础。丹麦学校的课程内容则是“小切口,大格局”,注重学生之间的讨论。在论文阅读量上,丹方课程的要求更高,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观点的讨论。老师也不会对观点的对错进行评判,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为之后自己寻找研究问题打下基础。得益于中丹两边不同的教学风格,我可以有机会自己总结和构建知识体系,并逐步深化,进行独立的研究。

    中丹学院的课堂

      其次,中丹学院的培养模式非常看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也是我的研究生导师柳卸林教授一直教导我的,要做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意义的研究。其实我的丹麦培养学校,奥尔堡大学也是倡导“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理念,这是它的一项特色的教学模式。所以,硕士期间我们在学习了一年课程以后,是鼓励大家进入一个企业去参与它的运营,鼓励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学会利用自己学过的理论知识帮助解决问题。我当时是在清华科技园实习,我会跟着投资经理出去了解风投项目,从实践中寻找研究问题。这些经历都一直影响着我现在的研究流程和风格。我目前做实证研究,比较强调先要做预调研,在实践现象中抽象出理论再进行实证,最后通过后续调研进一步解释内在机制。

    中丹学院创新管理项目第一任丹方主任Olav Jull Sørensen教授

      第三点,是文化的碰撞。我记得中丹学院当时要求我们做小组作业时一定是由中国学生和丹麦学生混合组成的。我记得当时我们组是由一个阿富汗裔同学、一个丹麦同学和两名中国同学组成。我们会聚在外国同学租住的房子里共同讨论小组作业,这中间难免会因为一些文化差异形成一些误解和小的冲突。但是这些在真诚和友好的沟通后,一般都可以化解。他们会从我们身上学习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我们也在不断的适应对方的学习和交往方式。正是沉浸在中丹学院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环境和氛围,让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培养了能力,一种严谨求实、逻辑自洽的能力,以及开放包容的眼界和态度。

    技术创新领域国际著名学者Bengt-Aake Lundvall教授为中丹学院授课

      最后,是更为开放的学术态度。这一方面是更广阔的的学术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学术合作网络的拓展。中丹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也鼓励我们多参加学术会议。国际的学术会议给了我向同行展示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及了解国际研究前沿的机会。此外,一些小规模的研讨会,也为我的期刊论文修改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与此同时,通过学术交流,我也有机会向领域专家进行面对面的请教,同时可以拓展自己的国际学术合作网络。

    2015年参加国际三螺旋会议

    2018年参加奥尔堡大学会议

    2019年参加美国管理学会年会

    2019年参加《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纪念James March教授特刊会议

     

    探索之旅,永不停步

      对于中丹学院的双博士项目呢?学长有什么不一样的经历吗?有什么收获吗?

      中丹的双博士项目,因为我是第一批,所以毫无经验可循。我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我一直说这个双博士项目对于我而言是一场艰苦壮丽的旅程,就像是在浩瀚的大海中探索航线。这当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是很幸运的是,我的旅程背后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奥尔堡大学、还有我的中方和丹方导师的鼎力支持。双博士学位平行进行,意味着任务是双份的,博士论文是双份的,甚至于有一段时间我喝咖啡都需要双份浓缩。由于两边学校注册时间不同,我在申请中国和丹麦学位之间其实是存在时间差的。2018年我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学位,但是2019年才最终递交丹麦博士论文,2020年8月底正式通过丹麦博士论文的答辩。

    201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与研究生导师柳卸林教授合影

    2020年丹麦博士论文答辩

    2020年顺利通过丹麦奥尔堡博士论文答辩

      不一样的经历,一定是丹麦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答辩的形式是一节基于博士论文的公开课。在答辩中,我所讲的东西不能局限于博士论文,要基于自己的研究,紧扣一个主题进行思辨和延伸。在这门公开课中,我需要把答辩委员会老师和参与课程的其他听众当作我的学生。之后的问答环节大概持续了一个半小时,非常细致和系统,也不会给我太多的思考时间,这是对我整个博士研究生期间所做研究的一个全面检视。

    丹麦奥尔堡大学博士学位证书

      至于这八年的中丹生涯给我带来的收获,我觉得用四个词来概括,是视野、格局、胸怀和勇气。我在中丹学院学习期间,Olav教授所一直倡导的就是在学习之余需要文化交流、积极互动,以此拓宽视野。要求我们在学院所提供的国际化氛围中,体验彼此不同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氛围,增进了彼此文化与理念的认同和融合,加深中丹双方的友谊。在国际化视野的基础上,我可以建立对未来学术生涯更长远的规划。

      在我的同学中,也不乏有进入清华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的大牛,目前他们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任教。即使不继续从事学术研究,我那一届中丹的同学也都在各行各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后来我们有时候聚会聊天,都认为中丹学院教育所给予的视野和格局是我们目前工作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当然,在视野和格局之上,中丹学院赋予了我们更大的胸怀,这种胸怀表现在对不同思维方式的兼容并蓄,以及对暂时挫折的从容不迫。最后,应该是“勇气”。我和我的那届同学,作为中丹学院第一届学生,在项目运行的过程当中克服了诸多困难与挑战,亲历了项目从青涩到成熟。这些应该都是中丹学院给我带来的宝贵财富。

    学长寄语

      最后,学长对中丹学院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珍惜和享受在中丹学院的学习时光。去了解欧洲和了解丹麦,这也是Olav教授一开始就教导我们的。不要畏惧前路,尤其是有志于踏上学术之路的后辈。最后,我想把我在中丹学院学习时一直拿来鼓励自己的话送给师弟师妹们。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中的最后一句话:“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最后以一个非常“创新管理”的方式为中丹生涯画上句号——使用共享单车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校区骑行到雁栖湖校区。

    责编 :张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