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许宪春做为经济学暑期学校做首场报告

  • 7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学暑期学校第一场报告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许宪春开讲。

    许宪春研究员做报告

    许宪春长期从事中国政府统计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主持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出版了多部个人专著。论文和著作多次获奖,其中,“世界银行关于中国GDP数据的调整及其存在的问题”获第九届(2000年)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中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研究》获第十一届(2012年)全国统计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政府统计问题研究》获第八届(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许宪春的报告主题为“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问题研究”,围绕“数字经济概念”“数字经济分类”“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方法和数据表现”“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的若干突出问题”及“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的建议”五个部分展开。

    首先,许宪春从“OECD数字经济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字经济概念”“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字经济概念”及“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经济概念”几个角度分别对数字经济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许宪春指出,各机构对数字经济概念界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并将其分为“窄口径数字经济”和“宽口径数字经济”两类进行了进一步的对比介绍。

    之后,许宪春选取了数字经济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情况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分别是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数字经济产业分类、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字经济产业分类、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经济产业分类。

    在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方法和数据表现部分,针对数字经济增加测算方法,许宪春指出,有多种方法可以进行测算。统计局常用的是基于GDP核算中的增长核算方法,而学者们有的采用基于增长核算框架的测算方法,有的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进行测算。许宪春总结指出,国内外倾向于提出宽口径的数字经济概念,但是在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层面,窄口径数字经济增加值的测算方法更加成熟。至于数字经济增加值数据表现,许宪春分别展示了美国和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测算结果对比,数据显示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接着,许宪春进一步指出了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的若干突出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数字经济融合产业增加值测算。这部分数字经济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同且测算比较困难,不同机构测算的中国和美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的差异,也主要源于这部分。第二个问题是互联网提供的免费或者价格低廉服务增加值的测算。现行的GDP中没有反映或者没有充分反映这部分服务。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的还有零工经济增加值的测算,因此对数字经济增加值的资料来源和测算方法还需要进行深入探索。

    最后,许宪春对于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提出了几点建议:科学界定数字经济概念和范围;深入开展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方法研究;增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增加值测算结果的可比性。

    在讨论环节,许宪春针对学员就如何解决数字经济增加测算方法中的面临的问题、数字经济中的政治问题及结构特征等方面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回答。

    国科大经管学院张正军教授主持讨论

    学员提问

    许宪春的报告内容丰富,对数字经济发展导致的增加值测算及研究做了详实的讲解,并配以丰富的案例数据,令学员们开阔眼界,受益匪浅。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