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鹏副研究员为国科大考古系师生带来“呼斯塔遗址发掘与商文明探索”专场讲座

  •   4月3日下午,应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党委考古教工党支部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鹏副研究员为国科大考古系师生进行了题为“呼斯塔遗址发掘与商文明探索”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杨益民教授主持。

      青铜时代的中国北方地区与欧亚草原东部存在两波文化交流。第一波交流发生于公元前三千纪末或公元前二千纪初。这一时期,具有南西伯利亚地区特色的工艺复杂的塞伊玛-图尔宾诺式铜器和神秘且风格统一的艺术图像逐步向周边及更远地区大规模扩散,中国北方乃至长江流域的石峁文化、后石家河文化中出现的有铤铜矛等则是草原文化传播的结果。此次交流不仅影响着龙山时代早期的诸多文化,亦对之后的殷墟文化产生了影响,例如殷墟文化中出现的猛兽类纹饰等。甚至在西南地区的三星堆文化中也存在具有南西伯利亚特征的纹饰和造型。第二波文化交流则出现于商代。不同于第一波的间接影响,此次交流是对商文化的直接作用。欧亚草原的马车、车马器、车载装备,陶器上的勾连纹、三角纹、菱格乳钉纹等,以及一系列特殊的葬俗等皆显露出草原文化的印记。

      所谓“交流”,本应具有双向性,然而这两波文化交流似乎只是将草原文化带入中原地区,中原文化的反向作用却显得非常薄弱。对此,王鹏老师认为这是由人群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生活在草原地区的人群以畜牧业为主,常常伴随着有去无还的单向迁徙;而中原地区长期以来则以定居的农业经济为主,流动性低,因此更多表现为草原文化的融入。

      关于青铜时代中国北方地区与欧亚草原东部文化交流的路线,王鹏老师提出,第一波文化交流应当是由米努辛斯克盆地经阿尔泰山东麓,再由河西走廊或河套地区进入中原。第二波文化交流很有可能经过了北疆地区。为进一步佐证该观点,王鹏老师以呼斯塔遗址为例,深入阐述了北疆地区出土遗迹、遗物的形制与风格,指出目前仅有特殊的陶器纹饰、墓葬形制等的零星线索,但不排除今后有更多的考古发现。

      讲座结束后,在场听众积极提问,针对有关季节性居址、游牧经济判别、考古与科技的结合等问题与王鹏老师展开热烈讨论。

    责编 :张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