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讲堂】从经典作品中提升“看画”能力
理工类学生与艺术欣赏注定是一场思维碰撞的神奇之旅。10月9日晚,“明德讲堂文艺系列讲座”第516期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举行,刘礼宾博士应邀为国科大学子做了“看画与绘画”的专题讲座。讲座由牛锡铜老师主持。
讲座从中外美术史和当代艺术现状中找出不同的线索,给出不同的解读,让同学们体会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借此消除既有的思维框架、感知模式的束缚,重新解读那些耳熟能详的艺术作品,提升同学们的“看画”能力。
刘礼宾根据时间的脉络,为同学们展示了一张张绘画作品。在讲到中国传统山水画《富春山居图》的时候,刘礼宾说:“看画如果只是看画什么就没意义了,中国古代山水画,内容除了山就是水,你得学会观察画的细微之处。”他又以郭溪的创作习惯“用硝打熟”——一遍一遍过,再开始画主要内容,墨染之后看像什么再画什么,来说明绘画需讲求气韵。
以《富春山居图》为例
刘礼宾又引入几幅经典画作,讲述绘画背后的故事,来彰显艺术家性格及世界观变化对作品的影响。他以罗斯金生平——父亲富商,母亲比较苛刻,要求他熟读圣经并逐字背诵,15岁可以倒背如流(这种博闻强识的记忆方法在古代中国也是常见的),造就了他看建筑的习惯是一点点看,注重观察细节。以及从达芬奇《蒙娜丽莎》背后的故事中,说明艺术家个人所赋予作品的灵魂是受艺术家本人影响的。
“看画”之旅结束,接下来就是“绘画”之旅。
如刘老师所说“喜欢艺术的人不见得要重新开始,其实你过往的经历就是你取之不竭的财富。”刘礼宾结合近现代中外知名的艺术家创作风格,分不同专题,将他们不同的感知方式呈现出来,来说明“艺术是有感觉有性格的,艺术语言具有批判性”。他以自己在新西兰获得的灵感所创作的组画为例,告诉同学们每个人只要耳濡目染经过长时间艺术的熏陶,就可以因某些事件的影响转变成一名艺术家。
刘礼宾创作组画
最后,刘礼宾希望能通过此次讲座提高绘画、看画的眼界,通过几种感知艺术的方式扩大同学们的见识。他介绍,我国传统画作史上,几千年都在玩毛笔,画作是极其精微的,以霍克尼的《透视需要被扭转》创作受《乾隆南巡图》的“移步换景”绘画方法启发为例,再次倡导同学们重视传统文化,希望同学们不要“唯科学主义”。传递了艺术不仅与宗教相通,艺术与科学也可以互相转化、相互交融的希望,至此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在讲座结束后,几位同学讨论“抽象的实在看不太懂,就像那个向日葵,真的能感受到向日葵的生命力吗?”记者认为,艺术家用它的作品想要传递的人文情怀,对于外行来讲,如果不了解其创作背景,可能很难准确理解到其想要表达的意思,即便知道了创作背景,对于艺术,可能永远存在着“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哈姆雷特”。你看到多少、感知到多少就是你收获的多少,毕竟作为欣赏艺术的人,这幅作品带给你的感受及其对你的认知所造成的影响才是属于你自己的艺术价值。
主讲人介绍:
刘礼宾,美术史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聊城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美术批评家学会学术委员。
【明德讲堂】创办于2012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研究生人文素养而设置的系列讲座,包括思想、社会、历史、文艺和人生五大系列,每学年举办100场。讲座邀请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做主讲人,从各个侧面透视思想世界、社会万象和冷暖人生,致力于国科大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责编 :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