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人文讲座】周思旻:雕塑巡礼

  • 2018年10月17日晚七点,“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82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玉泉路校区礼堂开讲。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周思旻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雕塑巡礼”。

    周老师首先介绍了“雕塑”一词的由来:中国原本是没有这一称呼的,直至从日本引进“雕刻”之后才开始有了正式的称呼。

    《八思巴》、《煦》、《智者》、《小王子》、《临风》……周老师细腻的观察、富有张力的表现可见一斑。周老师的《跃》将雕塑与麦朵尔融合在了一起,将运动空间运动时间和运动轨迹的连贯性统一到运动的形体中,周老师采用夸大的比例,以有意拉长的四肢和躯干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跃》充满了生命的美感,这或许也是周老师的作品极富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周老师提出,雕塑的优势在于其可触摸的形象,从视觉和触觉上都具体可感使得即使是盲人也同样可以领会到雕塑艺术之美。

    周老师介绍了沈从文铸铜雕塑的制作过程:首先收集形象相关的照片、书籍便于全面感受即将塑造的形象,做到胸有成竹;然后了解带创作的雕塑所处的环境,可以借助模拟图,使得自己更容易进入氛围;接着创作小稿并推敲,琢磨细节;这才要进入正题,制作金属、木板支架,根据感受上泥、等待成型,并且要尊重家属的意见进行修改,得到他们的认可之后出石膏模、修蜡壳、浇铸、着色。

    周老师指出,雕塑按材料可以分成金属铸造锻造、 石雕、木雕、综合材料、陶瓷、泥塑彩绘,并且针对每一种雕塑绘声绘色地介绍了相应的工艺;雕塑也可以按形式划分,主要分为每一个角度都可欣赏的、立体的圆雕、人物空间被压缩、动作被限制在平面上的浮雕和其他形式。

    周老师展示了诸多雕塑中不可错过的作品,从罗丹的《地狱之门》到仿真的巨型人体雕塑,从朱铭形神兼具的太极木雕,到纯净温润的福建的德化白瓷……不同形式的雕塑在历史的烟尘里熠熠生辉。

    周老师提到俄罗斯校园里的马克思像在制作前用木板和支架模拟雕塑的形状,用木板模拟底座以找到最完美的角度。而国内雕塑制作尚缺乏这样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中国雕塑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周老师提出雕塑不应该被粗略地欣赏,要从多侧面、多角度观察雕塑的动人的细节,整体把握。正如同在北京的展馆可以欣赏到“大唐风华”的侧面,便于更全面地感受雕塑作品的形态,这才是雕塑巡礼的正确方式。(文/杨婧雯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主讲人介绍:

      周思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硕士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从教20余年,发表和出版论著若干,雕塑作品多次获奖,被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处收藏。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

    责编 :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