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讲座】贺西林:考古视野中的汉唐美术
2018年11月28日晚七点整,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85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阶一6教室开讲。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贺西林教授带来了题为“考古视野中的汉唐美术”的讲座,对瑰丽汉唐艺术做出了新的解读。
讲座伊始,贺老师阐释了汉唐时代背景对汉唐美术的影响。他指出,汉唐时代,南北互动、中西交通,思想文化波澜壮阔。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及繁荣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得汉唐美术在某些领域“开后世之先河,启未来之风气,深沉雄大,气势撼人,彰显了盛世气度与时代活力。”与此同时,贺老师强调了考古资料的重要性,认为考古发现得到的视觉材料不仅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动力,也使得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的研究更上层楼。
接下来,贺老师从三方面为同学们分析了汉唐美术的主要艺术形式、艺术内涵、思想境界以及汉唐时期艺术方面的文明互动。
贺老师首先介绍了汉代思想与信仰的视觉表达。他细致地剖析了汉代阴阳五行的具体内涵——阴阳五行是一切合理性的依据,是古代人们行为的前提和生活的准则。阴阳五行中也为汉代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汉代美术自始至终以大量篇幅直观、形象地表达着这一时代的主流思想观念。此后,贺老师还讲解了汉代神仙信仰与艺术的关联,深入探讨了汉代“追求长生不死”的文化对汉人思想层面的引导作用,并指出“仙”这一概念延伸出的传说及其象征意义是汉代文学和艺术重要的母题和灵感来源。
贺老师讲解的第二方面是关于胡汉之间中古美术的交流互动。在简单阐释了背景知识之后,贺老师通过对安伽墓、史君墓等墓葬的美术作品的分析,让同学们对胡汉之间艺术交流有了更明晰、深刻的理解。在中原出土的墓葬中,装饰画充满着中亚特色和西亚萨珊波斯艺术风格,人们从中能看到游牧、狩猎或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场景,但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人们发现胡人墓主甚至会使用汉姓,并用汉人的方式装饰墓室。这些史料的发现使得对胡汉文化互动的研究有了更坚实的基础,也为汉代美术添上了更亮丽的色彩。
最后贺老师简要介绍了唐代墓室壁画,通过具体的画作展现了人们审美观与绘画风格的转变。贺老师认为,墓室壁画的发现不仅为认识仕女、山水 、花鸟、鞍马画等绘画形式的形成与发展、重构了中国中古绘画史提供了实证材料,还有利于对传世画作真伪的鉴定。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之中,讲座圆满落幕。
主讲人简介:
贺西林,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国家高层次人才“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技术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从事中国美术史与美术考古史教学与研究,主攻汉唐视觉文化。代表性成果有《极简中国古代雕塑史》,《永生之维——中国墓室壁画史》(贺西林、李清泉著)、《中国美术史简编》(贺西林、赵力著)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
责编 :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