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老科协举办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学术沙龙
12月5日,由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主办,中国老科协、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支持,国科大老科协承办的主题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学术沙龙在玉泉路校区举行。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教授做主旨报告,中国老科协副理事长兼院老科协理事长孙建国、院老科协副理事长曹以玉、国科大副校长董纪昌出席此次学术沙龙。
会上,王艳芬教授作了题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主旨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地球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量化生态系统状态转变的重要性,指出阈值识别与预测未来生态系统的转变轨迹是科学前沿。随后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为例,从现象分析、机制理解和理论认识三个不同层次进行了介绍,尤其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下草地生产力和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并通过构建基于能量传递的理论模型,模拟了生态系统状态转变过程,为复杂生态系统状态转变的定量表征提供了新方法。报告指出,长期观测与实验研究是认识生态系统状态转变的基础,而融合理论模型和大数据模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是未来发展趋势。
王艳芬作主旨报告
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地理所、动物所的40余位专家和学者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与会专家对王艳芬教授团队工作的研究深度和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生活需求、群众参与数据收集的质量与科学性、以及全球气候责任差异性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孙建国指出,本次沙龙紧扣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选题兼具前沿性和实践性。他提到,资深专家的丰富经验与年轻一代的新方法、新技术相结合,是推动学术进步的关键动力,期待学校老科协未来继续举办类似活动,以老科学家的智慧和经验,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
孙建国总结发言
会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