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讲座】李睦:作为母语的绘画
11月29日晚7点,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67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礼堂开讲。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艺术家、博士生导师、油画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李睦教授。
李睦教授提及他曾经多次路过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门口,但是并没有进入,来到国科大,李睦教授说,与清华校园相比,他感受到了几分安宁,非常的安静。
之后李睦教授又谈到了美育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而且这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是不能够通过应试教育或者说素质教育能够解决的,再说,美育并非锦上添花之事,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必需的。
李睦教授的讲座——作为母语的绘画以2017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入学考试的试题为例,进行展开,一共是三个试题。
素描考试题目是岁月的痕迹,据李睦教授所说,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在座的所有同学的每一个人的审美判断立场。李睦教授一共分三个小角度来评判这个试题的考试结果:形式输给了内容 、画什么与怎样画 、描绘画面还是描绘内容。由于考试题目是岁月的痕迹,所以令人惋惜的是,在接下来我们看到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相似的画面,大多是一些过去的旧物。艺术本应该是在人们生活中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物,教授希望看到绘画的感受,而不是单纯的原画面的描摹。
接下来是色彩试题:一块蓝色衬布上的静物。同样是三个角度:色彩“输”给了素描 、色彩的再现与色彩的表现、色彩是一种“形容”。教授的评论是:一块蓝布的联想。李睦教授讲到现行的中学教育体系决定了更多的同学在谈论绘画时,更愿意接受绘画职能的再现而不是表现,没有超越事物本身的色彩。教授想看见的是心理上产生的一种波澜,希望看见的是本能的体验,给观众展现自身的感受,就像一种形容词一样,形容我们所看到的,所感觉到的,不同的是,将其表现在绘画的色彩线条之中,付诸我们的母语、我们的心声。
最后的速写试题是动物园,与以往大有不同,因此问题暴露的就愈加明显,更展现出一种对“动物园”的迷失感,其实更重要的不是展现了什么内容,而是速写,画出人们的感受,这是人类母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原貌与展现出那种感觉,显然后者要好得多。依旧给出三个小角度:感受“输”给了套路 、画你的记忆还是画你的想象、速写是一种“状态”。不但要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还要激发人们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李睦教授引用梵高的话说“绘画应该去表现那些我们眼睛看不到的事物。”就是那种在某种情景下存在的氛围。
临近结束,李睦教授又讲了美国、日本与中国在绘画艺术上的差距,中国无论是在绘画还是艺术欣赏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现状虽有些令人感慨,但我们并非不能改变。李睦教授又向我们展示了印象派莫奈的画作……并且最后以几张集中营中受死之前的小男孩小女孩的简短小画结束。
李睦教授说我们现在谈论这些问题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已经在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在我今后的学习研究工作创造当中都会产生作用。在一些或有趣或深刻的问题交流结束之后,讲座正式结束。(文/顾逸 图/赵然,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李睦教授为同学们做讲座
主讲人介绍:
李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艺术家、博士生导师、油画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精品课、教育部优秀网络公开课主讲人。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
责编 :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