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讲堂M544报道 | 胡适在现代中国
2018年12月28日18:30,明德讲堂第544期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1-002举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受邀主讲,做了题为“胡适在现代中国”的精彩报告。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胡适是20世纪中国最具国际声誉的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而又几度沉浮,饱受争议。在这次讲座中,欧阳哲生老师将细细评述胡适一生走过的人生道路,胡适大批判的来龙去脉,胡适档案的发掘、整理及其价值,胡适思想与我们时代的关系,展现一代大师的思想世界和精神风貌。
关于胡适的生平,欧阳老师讲到他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为国家,胡适鞠躬尽瘁,常年游走于美利坚,与罗斯福总统成为莫逆之交;为学者,胡适崇尚自由,追崇大同,其哲学思想为近代文化转变之滥觞。抗战期间,抗战期间,蒋介石于七七事变发生后要求胡适即日前往美国争取美方对中国的支持,胡适不久后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他奋不顾身,为争取美国对华援助而积极活动。抗战胜利后,胡适出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代表团代表在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以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的身份,在伦敦出席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会议,制订该组织的宪章。
在学术领域,胡适对中国近三百年来的学术研究作了总结。他把整理国故或国学研究纳入了他的“中国文艺复兴”的范畴之内,并发表了《说儒》,这不但是胡适治学的巅峰之作,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成就的代表作。胡适哲学思想不在于胡适提出的学术观点的本身,而是在于他在思想史上的开创性及其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传统哲学真正步入现代化进程的第一人,就是胡适。正是胡适于1919年2月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第一次突破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思想史的原有观念标准、规范和通则,成为一次范式性的变革。这一变革确实起了典范的意义和前驱的作用,它不仅给当时学术界以破旧创新的空前冲击,影响了一批学人,如梁启超、顾颉刚、郭沫若等,就是在以后的八十余年的风风雨雨中,甚至在今天,它仍然为人们所肯定。
讲座最后,同学们就胡适对写日记的态度极其对后世的影响、后胡适时代对我国哲学思想的影响等问题向欧阳老师进行请教。欧阳老师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了回答。
主讲人简介:
欧阳哲生,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著作有:《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之现代阐释》、《严复评传》、《科学与政治——丁文江研究》、《探寻胡适的精神世界》、《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傅斯年一生志业研究》、《古代北京与西方文明》、《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二卷(合著)等。编有:《胡适文集》(12册)、《傅斯年文集》(7卷)等多种文集。
责编 :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