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夏正楷做客明德讲堂: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

  •   5月11日晚18:30,明德讲堂M796期讲座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教一009举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夏正楷老师应邀主讲,题为《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蒋洪恩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夏正楷线上开讲

      在本场讲座中,夏正楷老师从三个方面讲述了新石器文化演替的环境背景,分别是新旧石器过渡的环境背景、新石器时期文化与环境演变、史前大洪水与华夏文明起源。

      一、新旧石器过渡的环境背景
      在距今1.3-1万年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包括末次冰期向冰后期的过渡、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的过渡,以及采集狩猎向农业经济的过渡。过渡时期的环境背景是怎样的呢?夏老师以河北于家沟遗址、河南李家沟遗址、北京东胡林遗址的孢粉分析、出土遗物等研究结果为例,探讨了这一时期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关系。他指出,新仙女木事件(距今12.9ka—11.5ka的全球性气候变冷事件)结束后气候转暖,降雨增多,河流下切,人类多生活于河漫滩环境中,所处环境水源丰富,动植物资源多样,且小气候环境适宜。与此同时,人们的身份由采集者逐渐转变成收获者。

    讲座主会场

      二、新石器时期文化与环境演变
      磨制石器、陶器和农业是新石器文化的三大标志,夏老师首先介绍了三者的定义并以具体例子加以讲解。随后,他简要梳理了新石器文化分期以及各期文化特征,并向听众展示了距今9000-4000年期间中原地区不同时期的剖面特征,及其反映的气候特征和植被类型,说明气候变化与文化演进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夏老师提到,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既具同一性,也存在区域差异。同一性体现在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器物的相似性、自然崇拜这四个方面,而相对封闭的统一地貌环境、广泛的黄土堆积和适宜的季风气候环境则是造就文化同一性的环境背景。区域差异则体现在文化的空间分布分区,夏老师认为,文化分区与自然分区基本可以对应。同时,我国新石器文化时空格局与环境变化关系密切,其关键在于人类对环境变化的文化适应:从空间变化来看,环境的区域差异导致了文化多样性,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分区;从时间变化来看,如果环境变化是渐变的,人类可以不断适应环境,推动文化向前发展;若环境突变使人类无法适应,就会导致文化停滞或者衰落、文化变革或革命,从而产生文化序列。

    讲座分会场

      三、史前大洪水与华夏文明起源
      在距今5300-4000年期间,都城、文字、青铜器这些文明要素开始出现,而到了距今4000年前后,文化格局突生变化,由满天星斗变为一花独放,这一时期夏王朝诞生。夏老师将文明诞生的机制概括为社会分化、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与自然灾害四点,其中他着重论述了自然灾害在催生华夏文明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分别以喇家遗址、二里头遗址、尹家城遗址、鲁西南崮堆遗址等的古洪水遗迹,说明了史前黄河上中下游的洪水发生状况,并进一步对中原地区所具备的抗洪基础与文明起源的重要关系进行阐释。夏老师认为,发生在夏王朝前夕的异常气候-洪水事件,势必对华夏文明的诞生产生重大影响,但对于有学者提出的夏王朝就是在与洪水的抗争过程中诞生的论点,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

      最后,现场同学针对史前洪水是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等问题与夏正楷老师进行讨论,讲座最终在一片掌声中落下帷幕。

    责编 :刘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