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觀•国粹 | “踵武先贤-科技兴邦 ”中华经典诵读会圆满举办

  •   6月11日上午,觀•国粹|“踵武先贤-科技兴邦”中华经典诵读会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东区礼堂完美落幕,百余名师生共襄盛举,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本次诵读会由国科大图书馆联合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本科部、艺术中心、离退休管理办公室共同举办。中科院文学艺术联合会名誉主席、诗人郭曰方,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敏捷,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康咏,国科大副校长苗建明,校团委书记陈睿,校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石自东,校图书馆原副馆长朱怡,副馆长张杰龙作为评委出席本次诵读会。   

      本次诵读会是图书馆文化品牌觀•国粹系列活动之一,在端午节举办文艺汇演,并用咏诗诵典这种方式,来纪念我党的百年华诞,弘扬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感受爱国主义的力量。同时让同学们度过一个充满文化气息且有意义的端午佳节,在感悟经典的同时激发同学们浓浓的爱国热情,树立起奋发图强,科技报国的伟大抱负。

      中华经典诵读会伊始,苗建明校长致辞。首先,他向到场师生表示欢迎,并预祝大家端午祥瑞安康。端午节是首个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华传统节日,也是影响范围最广泛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是个充满纪念和缅怀的节日,在这个日子里人们通过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艾、喝雄黄等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重温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正是这些自发的活动,赋予了每一个人爱国主义情节。由此,苗建明鼓舞青年学子永远纪念中国民族之魂、中国民族之精神。中华传统文化是最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缀满灿灿皇冠的奇珍异宝。诗歌是蕴藏中华文化的语言宝库,名篇更是字字珠玑。本次活动以“传承中华经典,庆祝建党百年为背景”,共分为《天问》、《信仰》、《希冀》三个篇章,以诵读、表演、舞蹈等节目形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天问》篇以《九章·怀沙》为始,这首诗简短有力,在表演最后,台上“屈原”挺直身躯向后倒去,向众人展现作者希望以自身肉体的死亡来震撼民心、激励君主的决心。随后意蕴深远的《六幺令•天中节》、抒发情丝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才思奇绝的《天问》接连以朗诵、舞蹈、咏唱等方式呈现,引领观众们感悟古人在端午时节的所思所想、所慨所叹。伟人毛泽东所作的《沁园春•雪》气势恢宏,开启了第二篇章——《信仰》,颇具豪情壮志的《沁园春•长沙》紧随其后,让人听罢不禁回想老一辈革命家为之奋斗的峥嵘岁月。三首现代诗承上启下,戴望舒在《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用深情的文字表达对祖国的赞美、《祖国在上》则表达了诗人叶舟希望能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共鸣 、《英雄》仿佛是向大家缓缓展开的画卷,歌颂那些值得铭记的革命先烈,呼唤更多的人成为“英雄”。第三篇章着重展现了科学家精神,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前仆后继、舍小家为大家,艰苦奋斗勇攀一个又一个科研高峰。通过新兵与老科学家的对话,道尽科研之艰辛、成果之丰硕;通过《可爱的中国》、《守护》展现了逆行者的无私无畏;袁隆平的《稻子熟了,妈妈我想你了》令在场师生为之动容;《党旗颂》、《沿着党的指引》则让人心潮澎湃,备受鼓舞。

      节目结束后,郭曰方、赵敏捷、康咏、石自东老师分别就整场诵读会进行点评。郭曰方老师对本场诵读会表示肯定,并建议同学们平时多把理科思维与文学艺术结合在一起。赵敏捷老师针对表演过程中演员情绪的表达、呈现形式的选择、背景音乐的搭配等方面提出了自己见解。康咏老师也同样对本次活动表达了肯定,并建议在场师生更多的接受艺术熏染,为生活增添底色。石自东老师认为同学们的站位和舞台灯光的追踪打破了平淡的视觉体验。诵读结束后,场外还有端午传统仪式体验活动:沐兰浴、画额、香囊制作、龙舟灯笼。简单却不失古韵体验项目吸引同学积极加入。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