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赓续红色血脉,筑梦科技报国——本科部组织学生赴延安开展专题实践活动

  • 2024年8月18日至8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部18名同学组成的“延安情 科学梦”社会实践队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了主题为“赓续红色血脉 筑梦科技报国”的社会实践活动,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延安专项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参观革命旧址,让同学们亲身体验、积极求索,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所学真知,提升思想觉悟和政治站位,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

    8月19日,实践队成员前往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实践队成员在纪念馆前毛主席雕像处合影,喊出了“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豪迈誓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全面了解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延安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事业。一边聆听讲解员的生动解说,一边观看着馆内陈列的革命文物、阅读着有关图片与文字,实践队成员仿佛回到了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革命年代,对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有了更加具体而深刻的认识。

    实践队前往王家坪革命旧址,坐在曾经的军委礼堂中,一同学习了毛泽东和毛岸英感人肺腑的父子情故事,并且参观了会议室、组织部、防空洞等旧址,走近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旧居,观看了富有生命力和动感的安塞腰鼓表演。

    实践队先后参观了凤凰山革命旧址和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旧址。凤凰山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入驻延安后的首个驻地,在这里,毛主席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著作。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最高军事学府,培育出了大量抗战的骨干力量,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实践队通过参观学习“抗大”的历史、学唱“抗大”校歌,更加坚定了科技报国的决心。

    8月20日上午,实践队参观了冯庄乡团支部旧址,进一步学习了团史,重温了入团誓词。之后实践队前往延安新区展馆参观,了解到延安新区是目前国内湿陷性黄土地区“削山、填沟、造地、建城”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之一。通过削平山顶建设的新城可谓是一座“天空之城”,践行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展现延安革命圣地魅力的新窗口。这一重大工程也离不开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同学们从中感受到了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劳动人民的付出。

    下午,实践队来到延安文艺纪念馆,这里展现了“延安十三年”期间延安的文艺建设工作。一大批革命文艺家汇集在宝塔山下,学习、创作于鲁艺校园,他们奔赴抗日前线,深入人民生活,创造了众多表现人民、讴歌人民、鼓舞人民的红色经典,新时代青年能从中汲取矢志报国的精神伟力。之后,实践队前往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合唱《保卫黄河》,向文艺界前辈致敬。

    8月21日,实践队前往延安新闻纪念馆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参观学习。延安新闻纪念馆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端,记录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新华社、广播、出版等宣传机构的历史。这些宣传窗口扎根群众、讴歌群众、唤起群众,为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革命的最终胜利立下不朽功勋。“万众瞩目清凉山”,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延安的奋斗故事激励着实践队全体成员。

    陕甘宁边区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其开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为新中国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这里,实践队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对党建、审计、民主建设等工作的探索历程,旧址内的财政厅、教育厅、民政厅等仍然保持着革命时期的风貌,焕发着红色光芒,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8月22日,实践队前往梁家河知青旧址开展自主实践活动。从这里,实践队成员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摆脱贫困的知青岁月。随后,实践队乘车前往甄家湾村,游览了这座于2018年整体脱贫的古村落,它的古窑洞群是陕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村庄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缩影,也是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写照。

    晚间,实践队成员通过情景体验式课程学习了长征精神,重温长征路、传承革命情。还学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理论视域、总体布局、重大价值,以及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具体要求。

    “延安情 科学梦”,在延安实践期间,实践队走进纪念馆、革命旧址、伟人故居,入新区、探窑洞、赴乡村,以参观、歌唱、集体学习等多种形式感悟和践行延安精神。相信实践队同学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规划中,传承延安精神,在民族复兴的历史大潮中勇做时代弄潮儿,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挺膺担当。

    责编 : 高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