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2016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正在进行中

  • “你看,这个是吴孟超院士,就是我之前给你讲过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周日的下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一楼,一位母亲在给女儿介绍“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展示的杰出科学家们。

    此时,展览入口处一位老人正在填写信封,想把刚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寄给朋友。他上午刚在这儿参加了一场配合展览进行的新版邮票发行会,这是“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的第7套,一共4张,介绍4位科学家,之前的每一套他都买了。“我是集邮爱好者,科学家们的邮票尤其值得收藏,我敬佩这些坚强的身躯和聪慧的头脑。”

    老人

    展览的另一头,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的研究生唐婧正在看1948年选举产生的首批中央研究院院士介绍。用了2个小时仔细看完整个展览后,她说,“我看到了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清晰脉络,看到了一百年间一代代科学家们,怀着科学救国、科技强国的理想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人文学院唐婧

    让大家赞不绝口的“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展览,涵盖中国现当代科学家近700位。展览运用个性化、可视化的历史资料,介绍了中国科学家群体形成、演进的曲折历程,讲述了他们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作出的巨大贡献。

    展览大厅

    展览共分为5个章节。序篇:播散现代科学的种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章:让现代科学扎根中国(1910年代—1930年代中期);第二章:动荡岁月里的科教人生(1930年代中期—1940年代末);第三章:新中国·新科学(1949年—1970年代中期);第四章:在科学的春天里(1978年—20世纪末);第五章:走进新世纪(21世纪以来)。

    “展览是百年来几代科学家奋斗史的缩影,希望能把老科学家们为人、为学的精神,传播给更多的公众。”展览的策划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张佳静老师谈起了办展览的初衷。展出效果超出了张佳静的想象,自2013年12月在国家博物馆首展以来,已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的31个城市进行巡展,现场观众达87万余人。

    传承科学梦想

    “我父母都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看到这些展览我觉得挺自豪的。”为女儿讲解的孙女士说,“我带女儿来看是希望她也能有这种自豪感,能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想法。”孙女士现在从事互联网工作,她从小也有科学家的梦想,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放弃了。

    她不希望女儿与科学断代,“科学道路是伟大的,也是曲折的,如果女儿愿意继承这条路,成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会非常支持她”。

    曲折的科学道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展览梳理出了一条从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地质调查所成立...到1999年第一艘载人试验飞船升空、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2000年以后科学家们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脉络。一代代科学家们的梦想在脉络中铺展开来。

    脉络展示区

    1931年,著名教育家钱伟长说:“高中毕业后,我的兴趣全在文史国学方面,一心想报考名教授众多的清华大学文学院。可是,开学后的第三天就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国难当头,热血奔涌,我下定决心‘弃文学理’,改学物理。我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造出中国人自己先进的武器,赶走凶残的侵略者。”1948年,有机化学家蒋锡夔说:“有一个问题至今未解决,出国后研究工业化学,还是纯学术化学。我懂得将来的中国是怎样需要工业人才,然而也懂得自身气质是适合于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如何,他日为祖国人民服务,是已下了决心了。”

    1960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长,比扫帚还长,籽粒比花生还大,很高兴,我就在稻穗下乘凉。这是我的一个梦,现实还差得远。”1980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王选说:“我的一生有10个梦想,5个成为现实,另外5个需要我与年轻人共同实现。”

    2000年,国家设立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十多年来已有26位科学家接受了这一崇高的荣誉。这百年来,科技界英才辈出,科学家们的梦想融入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从科学救国过渡到科技报国再到科技强国。

    感知到这些,唐婧说:“今天我们来感受这些科学家的成就人生追求时,应该能从中体悟出一些科学史发展的规律和科学家成才规律,对比自身加以学习借鉴,这才是展览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走进大师们的多彩生活

    植物分类学家王文采院士的手绘彩色植物标本图、昆虫分类学家周尧手绘的车蝗标本图和柞蝉标本图、有机化学家蒋锡夔院士幼年的图画本、微生物学家张树政小学时和兄弟姐妹一起编辑的《新世界》杂志、水生动物学家刘建康的手绘鱼鳞片图.....看到这些,初中二年级的张铭同学感到非常惊奇:“画得真逼真,没想到科学家们的艺术修养也这么高。”

    标本

    看到科学家们的工作笔记、研究手稿、听课笔记、上课讲稿,张铭同学并不惊讶,科学家就应该是严谨认真的。

    科学家笔记

    而当他看到为了让外公早点下班,彭士禄的外孙与他签订的合同;看到科学家在家里为外国朋友拉二胡;看到科学家跟孩子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看到科学家给中学生做科普报告,被学生亲密地拉着手提问时,才恍然大悟:“科学家的生活也不只是科研呀,他们的生活也很丰富,很有趣。”

    “合同书”

    展览的图片上,99岁高龄的范绪箕依然神采奕奕,每天坚持上班;70岁的张宏达登上喜马拉雅山考察;王绶琯为学生讲授天文知识;程天民爱好书画、篆刻。这些展品让张铭同学明白:“做科研需要勇气和毅力,也需要常人的生活情趣。你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好了,不用那么多顾虑。”

     

    “抢救”高龄老科学家档案

    展览上约50%的资料都来自“老科学家学术资料采集工程”的成果。这项“抢救”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和共和国科技发展历史“活档案”的工程于2010年启动,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文化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基金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十一个部委共同组织实施。

    采集工程以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聚焦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科学家(院士和非院士的比例为8:2),系统采集反映老科学家家庭背景、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尤其是对老科学家科学成就产生深刻影响的工作环境、学术交往的口述历史资料,以及真实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思想、观点和理念产生、发展过程的实物资料和图像资料,对其进行集中整理存储,进行数字化加工和宣传展示。

    根据采集成果编著的科学家传记

    采集工作得到了科学家们及其家属的大力支持。截止2015年,采集工程共启动了359位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的采集工作,其中工程第一期共304位老科学采集工作已于2014年完成,2016年拟启动50多位老科学家的资料采集工作。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的张藜、罗兴波、张佳静老师都是采集工程的主力。张藜研究员说,“采集工程的成果以后将存放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中,这个博物馆的网络版已经对公众开放了,实体博物馆即将开始动工修建。”

    大厅入门处,采访老科学家们的视频一直在播放着,不时会有好奇的人围过来观看,这样的景象将持续到5月16日。巡展下一站是清华大学。

    本次巡展由中国科协、教育部、文化部、国资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科技史学会、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5月5日巡展中科院站正式启动,展出活动为期12天,将持续到5月16日,展览面向市民免费开放。

    责编 :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