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跳槽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经管学院VS生命科学学院给出观点
2016年11月08日
作者:文/张鸿雁 徐然 图/张鸿雁 (经济与管理学院)
来源:王亭亭
11月6日下午3点,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对生命科学学院的辩论小组赛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二219正式开始。辩题为“青年人跳槽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经管学院为正方,即青年人跳槽是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辩论队阵容为一辩李会、二辩刘信腾、三辩刘英捷、四辩徐然。
辩论开始,正方一辩李会开篇立论,提出青年人择业时一次性找到合适的工作几率是很低的,因此在职业与个人能力不匹配时选择跳槽是为了长期更好发展,通过跳槽可以带来更多资源,开阔视野创造更多可能。反方则认为青年阶段是积累能力的阶段,多次的跳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失去了在一个岗位踏实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
四辩质询阶段中,正方与反方确认了定义和标准的问题。接下来二辩、三辩分别用严密的论证、详实的数据和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与对方就很多问题展开了交锋,特别是在自由辩论阶段,正方四位辩手及时抛出针对性的问题,并且面向反方的质疑,给出强有力的解释,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最后的结辩阶段,反方认为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反思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提高,而不是选择跳槽,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跳槽后的职业生活并不一定就符合自己的预期。正方四辩徐然提出在遇到不匹配的工作瓶颈后不能一味死磕,要给自己的兴趣一个机会,并再次列举运用柳传志、丁磊等转业成功案例,而跳槽就是寻找更契合自己能力的工作,开拓视野扩展自己的人脉,而在原来工作积累的能力也会在新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辩论比赛告一段落后,评委离席讨论,观众们也向辩手纷纷提出问题。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争论后,评委们最终确定本场比赛生科队胜,经管学院遗憾告负,但是经管学院三辩刘英捷凭借出色的辩论和应变能力获得“最佳辩手”。辩论队员们克服困难,经过不断的准备讨论在小组赛上展现了她们的风采,虽败犹荣。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