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70名留学生获得2019年国科大优秀国际学生和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   在近日举办的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评审中,共有70名留学生凭借优异的学术成果和较强的综合素质脱颖而出,荣获殊荣,其中40名在校生获得“优秀国际学生”称号,30名应届毕业生获得“优秀国际毕业生”称号。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共有190名博士留学生、148名硕士留学生毕业并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这些毕业生中45%的学生在基本学制内(3年)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反映出近年来严格入学申请考核及评审使在校留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校在毕业及学位授予的要求方面,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保持高度一致,培养单位和导师对留学生严格管理。有12%的毕业生在最长学制(博士生6年,硕士生4年)才获得了学位,据了解,这些学生大部分已在博士的第4年和硕士的第3年达到毕业要求后,依然在导师的指导下继续致力于产出更多更好的学术成果而延期申请学位,还有一些在基本学制内未达到毕业要求的,培养单位坚决不降低要求为其申请毕业。

      为了培养更多的知华、友华高层次科技人才,国科大还在博士留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后举行博士生资格考试。该考试是一项国科大、培养单位和导师三方共赢的制度设计,提高了留学生的质量,为留学生顺利进入研究所跟随导师开展科研打下了多项基础。博士资格考试委员会在留学入学一年之内给学生两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也是为学校、研究所及导师考察学生提供了两次机会。如果学生两次均未获得通过,将按肄业处理。

      留学生招生录取的严要求和培养管理的高标准使我校近年来涌现出不少优秀留学生案例。从中撷取几个今年评优中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事例:

      AALIA BATOOL(2015级CAS-TWAS院长奖学金生,动物研究所发育生物学专业巴基斯坦籍博士)

      在博士集中授课学习期间,AALIA BATOOL获得了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201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优秀学生”。2017年获得国科大“优秀国际学生”奖学金。在博士期间,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6篇。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第一作者,IF=3.950),CELL DEATH & DISEASE(第一作者, IF=5.638),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第一作者, IF=6.721),Frontiers in bioscience (Landmark edition) (第一作者, IF=3.376), HORMONE AND METABOLIC RESEARCH (第一作者, IF=2.56)。

      OLATUNJI MUMINI OMIOSRE(2015级CAS-TWAS院长奖学金生,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尼日利亚博士)

          该生学习期间成绩优异,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11篇SCI/EI论文,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与学术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学期间总体表现良好,获得2017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留学生奖等多个荣誉称号。

      YE LWIN AUNG(2016级国科大国际学生奖学金生,植物研究所植物学专业缅甸籍硕士)

      由缅甸国家林业局选派到国科大培养的基层林业管理官员,专业领域为兰科植物分类学。2017—2018年,Ye Lwin Aung 连续2年在缅甸开展系统的野外调查研究,涉及缅甸北部、南部和中部地区,工作区域海拔从海滨热带到海拔3 000米,单独采集了约600份兰科植物标本,参与采集了植物标 本约 1 000份。Ye Lwin Aung通过标本研究,发现了缅甸兰科植物3个新种,在国际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3篇,成为缅甸发表被子植物新种最多的本土科学家。他为缅甸青年学生和科研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成为中缅科教合作的成功典范。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评审结果链接

      中文网站

      http://www.ucas.ac.cn/site/157?u=67805

      英文网站

      http://english.ucas.ac.cn/index.php/announcements/5247-candidates-of-2019-excellent-international-students-of-ucas

          留学生代表丹麦籍Mads Vesterager Nielsen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李树深校长与毕业留学生亲切握手交谈
    毕业留学生家属前来参加毕业典礼并合影

    延伸阅读:

      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事业是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近年来,国科大来华留学生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2004年国科大开始正式对外招收留学生,2004-2012 年期间,年均招生人数不到50人。自2012年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实施科教融合办学模式,2013年成立国际学院,积极支持和配合中科院三位一体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国家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国科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迄今,国科大共招收留学生总计3095人。

      本学年,学校共有外国留学生1975人,来自103个国家,分布在103个研究所、15个基础学院。在读外国博士生1050人,持续位居全国高校第一。随着我校国际知名度的提升,留学生申请量也在飞速增长,近年来,我校为了保证招生质量,根据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文件要求,我校采用“入学申请材料审核+复试”的方式,对材料审核通过的申请人进行入复试,申请人的专业基础、科研潜力、语言水平及综合能力等方面,择优录取国际研究生。

      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拥来自中科院及各培养单位的科教资源强力的支撑密不可分。国科大实施和设立了多类奖学金,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秀青年学子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中科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CAS-TWAS)院长奖学金计划”执行6年来,依托各研究所的科教优势,国科大共录取了66个国家800余名博士生,年均录取率约为20%。2017年,首批80余位奖学金获得者顺利取得博士学位,创下我国单批次向外国留学生授予博士学位数量最多的记录。中科院“一带一路”硕士生奖学金的设立有力地支持了中科院海外科教基地建设, 培养了一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华、友华高层次科技人才。此外,国科大还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和“国科大国际学生奖学金”等奖学金的实施单位。

      至今,国科大共培养留学生2660人,留学生毕业或结业人数共1341人。其中,博士生761人,硕士生357人,进修生223人。据初步统计,国科大留学生毕业后,约有80%回国从事科教工作,10%左右进入政府管理部门。国科大培养的这些学生其专业涵盖面广,以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为主,包括遗传发育、生物多样性、民族药物、气候变化、绿色工程与技术、新材料等领域,这些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亟需的重点能力建设内容。国科大的国际学生正在科技文化领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