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管学院与动物所共同举办“动物保护基因组学的进展与思考”学术讲座
2021年9月10日,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时,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动物所”)共同举办“动物保护基因组学的进展与思考”学术讲座。讲座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博士生导师、动物所研究员周旭明作报告,公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邢丽出席并致辞,讲座由国科大“谷雨计划·濒危动物保护宣教公益行动”项目负责人、公管学院2021届MPA毕业生陈晓纡主持,参加讲座的有来自公管学院、动物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师生和动物保护领域的相关人士40余人。
邢丽对周旭明研究员的出席和动物所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指出:濒危动物保护宣教公益行动的宗旨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十四条坚持”之一,因此这项活动极具意义。动物保护需要自然科学和政策科学的共同努力,公共政策的制定往往需要自然科学作为支撑,希望周老师的报告能给各位同学一些启发。
周旭明研究员讲述了保护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具体介绍了白鱀豚、江豚、金丝猴的保护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包括系统发育与进化单元、遗传多样性、种群历史、自然选择与环境适应等内容;最后指出了保护基因组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遗传多样性能否指示濒危程度、遗传负荷的计量以及种群复壮的挑战等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途径。同时也为人文和社会学科方面的观众提供了自然科学视角的启发,让我们可以深入思考濒危程度的判断方法、动物濒危的原因和保护措施的可行性,从而提出立法或者政策上的建议。
学科内容
白暨豚、江豚、金丝猴的保护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可能的解决途径
濒危动物保护涉及基本的科学原理、社会文化、法律以及政策,兼具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科学色彩。公共政策的制定往往需要自然科学作为支撑,自然科学的发展也需要公共政策的支持,我们以公共政策和自然科学的双重视角来研究和参与这个议题,面向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传递“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这也是贯彻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绿色发展”等新发展理念的体现。
本讲座是国科大“谷雨计划·濒危动物保护宣教公益行动”的系列活动之一,得到了国科大文化建设品牌项目专项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