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40周年校庆】感谢刘东生先生子女的无偿捐赠善举

  •   人生如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地理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将自己的一生凝成一本书,把自己捐给国家的科研事业,把一生所读捐给了国科大的莘莘学子。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凝成一本书,在世界图书馆里留有存放我们书籍的空间。我们书写生命的华章,品读别人的人生故事。在雁栖湖图书馆里,国科大学子有幸阅读刘东生用一生谱写的书籍,同时也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2018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40周年校庆当天,在国科大雁栖湖图书馆举办刘东生院士精品书籍捐赠仪式,累计捐赠图书共2943册,第一批766册,其中编目图书631册(中文618册,西文13册),第二批有2177册。


    当之无愧的教育家

      自1978年国科大建校开始,到刘东生先生去世的三十年时间里,他先后在国科大讲授了第四纪地质学、近代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等课程,累计课时长2500学时,培养了我国地学领域的几辈研究人才,学生中更是有五位科学院院士,可谓桃李满天下,是当之无愧的伟大教育家。国科大副校长郭正堂院士称赞先生汇集了中国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的诸多美德:崇尚学问,追求卓越,谦虚低调,淡泊名利,持之以恒。他是中国学术界的杰出代表和智慧楷模,是中国科学的顶梁支柱。后人把他的精神命名为“刘东生精神”,这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值得年轻一辈科研人员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认真修炼。


    父亲的心愿

      刘东生先生离去多年,这次的捐书仪式由女儿刘丽女士代为参与。刘丽女士对这次仪式感到深切的欣慰。国家向来重视老科学家成长经历的考察研究及传承,保护老科学家的珍贵资料。刘丽女士感谢国科大领导对父亲刘东生的尊重,还特意在图书馆开设专区放置父亲的书籍。珍贵的笔记和论文手稿是老科学家无数个日日夜夜辛勤工作的智慧结晶。把图书捐给大学的图书馆是老科学家的遗愿。大学是培育社会人才的根源地,把图书放置在孕育优秀人才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一定可以为刘先生的事业培育青出于蓝的优秀的接班人,国科大学子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图书,勇当中国科研接班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带领团队徒步五纵五横大断面的每条路线,只为收集第一手资料,刘东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黄土研究,他对黄土高原的全面解剖,凝结成《中国的黄土堆积》、《黄河中游的黄土》、《黄土的物质成份与结构》等专著,被称为“黄土之父”。刘先生在黄土中的研究成就,正如泰勒环境奖评委会成员科恩教授颁奖时所说:“是我们认识地球上自然历史、气候、生物变迁的最好文献档案之一。” 刘先生在国际上享有的名誉将中国地质研究水平提升到国际前沿,他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治学精神,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以及矢志不渝、坚持真理的科学作风,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地学院代表刘平老师在致辞中高度赞扬刘先生,希望同学们可以把老一辈科学家的研究精神和学术思想传承下去。

      随着揭牌仪式的结束,场内响起雷鸣的掌声,在场的校友、学生见证了“刘东生精神”扎根于国科大图书馆。人生在世,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只有精神可以在继承中得以流传久远,我们期待这种精神在国科大生根发芽,发扬光大。感谢刘先生的子女为我校捐赠精品图书,为我校40周年校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丰富学校图书馆藏、开阔师生视野提供了重要帮助。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