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学院学生获首届京区地理辩论会冠军
5月12日,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与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共同主办、京区十所高校、院所协办的“芳华潋滟齐聚首,地韵绵延勇争锋”首届京区科研院所及高校院系地理辩论会,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拉开帷幕。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资源与环境学院814班的张歆越、刘璐、王梦頔、熊韦四名地理学直博生代表学校参赛。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静老师出席辩论会并担任初赛评委。
参赛队伍与嘉宾合照
辩论会采用淘汰赛制与三人赛制,共三轮,且所有比赛环节将在一天内完成。因此,对于参赛选手而言,紧张的赛程安排与辩题立场的不确定性为比赛准备增加难度。在没有教练指导的情况下,队员们顶住压力,保持每两天一次近三小时的集中讨论,大量查阅文献新闻资料并反复撰写修改底稿。
经过一周紧张而充分准备,资源与环境学院队伍在初赛中就“地理学学习中更应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与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展开激烈辩论。在首师大对“学习”与“研究”的咬文嚼字中,学院以“学习是认知与实践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为突破口,紧抓行万里路的多样形式与学习的丰富内涵,以86分比82分的较大优势获得首轮胜利。随后,四名辩手马不停蹄为半决赛做进一步调整与准备,赛场外留下了她们奋笔疾书的身影。
半决赛中,学院以正方“中国地理学研究应该侧重服务国家社会需求”迎战反方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地理学研究应该侧重服务学科理论发展”,就国家需求的迫切性、理论体系的不完善、理论对需求的指导与需求实践对理论发展的促进四方面进行思辨,双方不仅展现了扎实的地理学基础与学科认知,而且展现了当代青年地理学子应有的科研热情与家国情怀。拿下北大、确认晋级决赛后,四名辩手不骄不躁,进入最后的冲刺准备。
二辩回答观众提问
决赛阶段,国科大资源与环境学院代表队迎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辩论队。学院在“生态文明应该以人为本”的持方优势下,稳定发挥,根据生态文明的文明本质,辨析“本”的内涵,以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为切入口,论证了生态文明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反方“以自然为本”提出的遵循自然规律即为本中对“本源”、“根本”与“原则”的概念混淆一一驳斥,为比赛贡献出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最终以88.8的高分力压北师大最终斩获冠军,同时二辩张歆越获最佳辩手称号。
决赛三辩发言中
“芳华潋滟齐聚首,地韵绵延勇争锋”。2019年恰值五四运动100周年与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10周年,本次辩论会以弘扬五四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承中国地理学家“热爱祖国、热爱自然、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目标促进青年地理学生交流。在本次辩论会上,资环学子延续了一贯的优良风格,与所有参赛选手一同畅谈地理学科前沿话题,践行着戴尔阜研究员在致辞中提到的“经世济用是地理学的特色,思辨是地理学的核心宗旨”。相信经过这次深刻思辨,四位青年地理学子会在学科认知与理论研究中走得更远。
辩手合照(从左至右:熊韦、张歆越、刘璐、王梦頔)
责编 :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