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举办中秋玉兔灯会活动
10月1日上午9点,“觀国粹|中秋玉兔灯会”活动在中丹学院大楼报告厅拉开帷幕。学校百余名师生欢聚于此,感受穿越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之魅力。为了丰富校园生活、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图书馆偕同中丹学院举办了这场文化盛宴。
“觀国粹|中秋玉兔灯会”由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讲座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兔爷制作传承人双彦首先带领在场师生学习了“兔爷”在北京话中的正确发音。随后他介绍了兔爷性别、称呼由来、形象特征、历史发展和深厚寓意,将一个个文化知识点以提问的方式接连抛出,也给现场的听众增添了一份参与感。
非遗的传承离不开一辈又一辈手艺人的坚守,北京兔爷同样如此。在深圳创业小有成就时,父亲的一通电话让双彦放弃了更高的收入和舒适的环境,回京独自担起传承兔爷制作技艺的重任。双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视,决心传承兔爷制作技艺的魄力都深深地感染着现场听众。当有人问起为什么不制作更可爱的Q版兔爷售卖时,双彦的回答是坚定且决绝的。他表示,Q版兔爷固然可爱,但是改变古朴的形象让它丧失了原本蕴含的文化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件需要被严肃对待的事情,绝不能将文化衍生品和原汁原味的兔爷混为一谈。
之后,40名同学在双彦的带领下共同体验了兔爷的绘制过程。他们手中的兔爷也成了带他们穿越时间的媒介,在画笔的一勾、一划、一挑、一顿中感受古人赋予兔爷的丰富内涵。体验兔爷绘制让来自凝聚态物理专业2020级的硕士研究生吴钰婧对兔爷有了新的认识,本以为固定的配色会使大家最终呈现的兔爷趋于单调一致。但是她发现不同的蘸水、用笔、上色方法,让每个人制作的兔爷都是独一无二的。她认为以这种方式弘扬中华文化是新奇有趣的,受众的参与度很高,参与本次活动也丰富了她的课余生活,增长了见识。
在被问及参与讲座和兔爷绘制的感受时,同专业的郑力文表示,他从双彦的讲述中感受到了非遗传承的艰难。与此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讲座这种传播文化方式的赞同,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分享,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颇见成效的,这能让感人至深的故事被带到台前,让更多的人了解曾经绚烂的文化,甚至可以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其中。亲身体验过兔爷绘制后,他对双彦更多了一份崇敬,看似简单的上色步骤,实则困难重重。
既是“灯会”,便少不了猜灯谜、扎灯笼。站在猜灯谜关卡的入口处放眼望去,红红的灯笼上尽是巧思。同学们或冥思苦想、或喜笑颜开,都沉浸在灯谜的精妙之中。一部分人在文化讲座后便被玉兔灯笼吸引住了,朝阳区灯彩扎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灯笼黄第四代传人马海捷在活动现场悉心指导同学们扎制玉兔灯笼。马海捷从玉兔和兔爷的不同之处讲起,向大家讲述了玉兔的由来、制作步骤、贴纸要点。经过扎捆框架、固定节点、贴纸装饰,一只只精美的玉兔灯笼便出现在同学们的手中,许多祝福也被扎制在灯笼里,每只灯笼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
除了兔爷体验、猜灯谜、扎灯笼,现场还有很多有趣的关卡。投壶、鲁班锁、华容道、诗词飞花令也吸引了不少同学,他们或是驻足旁观、或是积极参与、或是从容指导。活动大厅也因为大家的相聚,满是欢声笑语。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需要,更是历史赋予同学们的神圣使命。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应该是一句口号,这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其变为现实。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永远是最显眼的风帆。活动虽已落幕,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不会停歇。
附:非遗文化讲座回看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PtnvYDBNsWiOUa0FE-14A
提取码:UCAS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