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所传真

华南植物园举办“雨后小精灵—常见蘑菇识别”科普课程

  •   在清新湿润的雨后时节里,草坪上、道路边、房屋前后常常会悄然冒出一把把小伞,它们或色彩斑斓,或纯白如玉,或图案密布;虽然大多小而不起眼,有的更是稍纵即逝,但它们却承担着自然界生态循环中的重要职位——分解者。9月18日,来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王超群老师,带着大家走进小伞的神秘世界。

    老师带大家走进缤纷多彩的蘑菇世界

      多雨的夏季,尤其是上周五的一夜风雨后,植物园肥沃的土地上,长出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蘑菇伞,为蘑菇识别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课堂开始前,王老师给大家派发了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提供的蘑菇便签纸,让大家写或画出最想了解的蘑菇知识。

      通过PPT、结合视频,老师引导大家了解蘑菇的生活史、分类特征,以及它们的宏观与微观结构。不同于植物和动物,蘑菇隶属于真菌界,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也同样蕴含着大自然缤纷生命的奥秘。袅袅青烟,丝丝甘香,闻着茶香,品着甘香微苦的灵芝茶,听着蘑菇的故事,走进蘑菇的世界,这个夏天似乎也因为这神奇的物种变得有趣起来。

    认真听课的学员们

      喝了灵芝茶,但它的微观结构又是如何?在放大了一千倍的光学显微镜下,学员们第一次见到了灵芝孢子,状如米粒,有着厚厚的细胞壁。原来,观测显微镜下的蘑菇微观结构,也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显微镜下,观察灵芝孢子的形态

      经常吃蘑菇,但是它们都有哪些类群,又是从哪里来?从常见的木耳、平菇、金针菇到珍贵的松茸、牛肝菌以及深受岭南吃货喜爱的荔枝菌(间型鸡枞),但听王老师为大家娓娓道来。以水鸡枞(卵孢奥德蘑)为案例,王老师还讲述了蘑菇的人工栽培与繁殖技术,并教大家分别真假鸡枞,原来真正的鸡枞菌隶属于离褶伞科,与白蚁共生,暂无人工栽培的报道,而水鸡枞隶属于膨瑚菌科,已广泛人工栽培。

      可食蘑菇有不少,但王老师却一直强调,在野外哪怕见到‘眼熟’的蘑菇品种,也不能随意采摘煮食,因为一些毒蘑菇和可食蘑菇长相相似,贪吃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大家如果想品尝鲜美的蘑菇,还是选择食用人工栽培的蘑菇品种吧~由此,王老师阐述了毒蘑菇中毒的常见类型以及急救注意事项,同时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毒蘑菇,如鹅膏菌,大部分剧毒蘑菇都隶属于该属,应该尽量避而远之,尽管该属还有很多好吃的蘑菇。

    珍爱生命,远离毒蘑菇们。(图片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资源分类组提供)

      出发到户外采集之前,要先讲解了采集蘑菇标本常用的配备,以及正确的拍摄记录蘑菇标本的方法,如一份完整的蘑菇标本至少需要3个子实体,而拍摄标本时每张照片都尽量多的呈现蘑菇的形态信息,如菌盖、菌褶的颜色,菌环、菌托、菌柄的大小与位置等。

      提示了蘑菇经常生长的位置以及户外采集的注意事项,老师也布置了作业——以家庭为单位上交一组蘑菇标本,并拍摄标本照片。带着任务,拿起蘑菇采集记录表,蘑菇搜寻小分队纷纷出发,在草地上、大树根部、枯叶堆里翻找着蘑菇的身影。

    寻找蘑菇,乐趣多多

      不一会儿,就有学员兴冲冲地给老师递上一根腐朽的枯枝,只见上面长着几个大大小小的褐色蘑菇——原来这就是华南最常见的小皮伞,菌盖质地如皮革,而且摸上去手感略带革质。

      在这片不大的林地里,大家采集到了10多份蘑菇标本,老师一一为大家讲解这些蘑菇的分类特征,以及分析大家所拍摄的照片。最后,老师还示范了如何在家里,也能轻松制作出蘑菇的孢子印。秘诀在于,选择新鲜的蘑菇菌盖,将之朝下放到干净的纸上,旁边放上一杯水,保持湿润,因为孢子是在潮湿的环境里才会成熟释放,最后用盖子覆盖,静待一夜后,就能在纸上见到伞盖形状的孢子印。

    学员们大合照,亮出胜利品

      当天采集到的蘑菇标本中,有小皮伞科蘑菇,也有菌管满布细孔的多孔菌目蘑菇,还有平时吃的木耳类蘑菇。而最令大家惊奇的是一组类似花朵的蘑菇,它的伞盖分裂成多片,颜色外深内浅,犹如一片片的花瓣。原来这是鬼伞,这类蘑菇生命短暂,早上撑起的小伞,傍晚就融化掉了。美好事物的消逝之快,恍如人生,又如这有趣却短暂的蘑菇识别课程。

      蘑菇世界真神奇,小小的生命中蕴含着大大的自然职责,小小的伞盖下蕴含着大大的奇妙世界。意犹未尽之中,就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期再会,更深入探寻这多彩的蘑菇世界吧。

    责编 :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