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所传真

攀冰川高峰 破冻土难题 闯沙漠禁区——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27.jpg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虽然年轻,但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勇立潮头,西北研究院人将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给国家建设,在冰川、冻土、沙漠、寒区旱区等领域,攻坚克难、大胆探索,用心血和汗水在西部谱写了一曲雄浑激昂的动人乐章。

      12月19日,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走进西北研究院。记者首先到达寒旱区科技创新馆,办公室主任张景光介绍了西北研究院的体制机制改革进展、战略定位、特色学科、人才队伍及平台建设等情况,并结合“青藏铁路工程冻土路基筑路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沙盘”“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沙综合体系沙盘”“黑河流域生态试验示范沙盘”介绍了西北研究院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26.jpg
    张景光向采访团一行介绍情况
    28.jpg
    青藏铁路工程展示沙盘

      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青藏铁路穿过冻土区有550公里,真正的较深的冻土地段近400公里。冻土路基融沉和有效保护多年冻土是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冻土是世界难题,在冻土上修铁路,路基会随着季节变化变形,青藏铁路修建也遇到了冻土难题,我们国家的解决灵感来自夏季卖雪糕也捂着厚被子的雪糕箱。”张景光介绍说。 

      为解决青藏铁路冻土工程问题,西北研究院在国际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冷却路基、降低多年冻土温度的设计新思路,建立了以调控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为理论基础的冷却路基筑路技术方法和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筑路技术的核心难题,为解决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路基稳定性提供了科学途径。这一设计思路和相关技术已全面应用于青藏铁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

      据张景光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先生主持研究青藏铁路冻土技术难题,最担心冻土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由此造成铁路路基不稳,影响列车安全运行。在国外也有冻土地带修建铁路的先例,但由于冻土技术研究不成熟,天气转暖,冻土发生变化时列车只能停运。“而青藏铁路建成运营12年,修建在冻土上的铁轨没有变形,实现了一年四季的正常运行,这就是对科研人员最好的褒奖。”张景光说。

      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扎根西部、勇于奉献、开拓进取、拼搏努力,一个以西部典型国土资源研究为主体、以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为区域特色的研究和技术体系已经形成。多年来,西北研究院的科学研究获得了丰硕成果,现已承担国家、部门和地方科研项目1000余项,取得的科研成果500多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50多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和一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共6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39项。

    29.jpg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随后,记者来到了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飞腾介绍了实验室定位、学科方向、研究内容、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重大科研成果等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在冰冻圈过程和机理、冰冻圈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冰冻圈与气候、环境变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

      多年来,西北研究院的科学研究获得了丰硕成果,现已承担国家、部门和地方科研项目1000余项,取得的科研成果500多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50多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和一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共6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39项。

      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扎根西部、勇于奉献、开拓进取、拼搏努力,一个以西部典型国土资源研究为主体、以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为区域特色的研究和技术体系已经形成。

      四十年沧桑巨变,十余载春华秋实。经过西北研究院几代科学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开拓创新,创建和发展了中国的冰川学、冻土学、沙漠与沙漠化学、高原气候与环境动力学、对流风暴和雷电物理学、寒区旱区水文学、寒区旱区生态学等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学科研究领域。在山地冰川冰芯与寒区环境、极地雪冰与全球变化、冻土理化特性与地下成冰理论、冰土工程与环境、沙漠形成演变与环境变化、风沙物理、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寒区旱区水文水资源、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青藏高原气象、高原与干旱气候形成机制、边界层物理、大气电学和寒区旱区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已形成特色和优势学科。

     

    责编 :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