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副校长吴岳良等24名科学家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第二十二次院士大会于11月1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副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主任吴岳良院士等24位中国学者增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其中包括自然地理专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国科大博士生导师陈曦研究员;国科大存济医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遥感技术与应用专家、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长、国科大岗位教授顾行发研究员;海洋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原所长、国科大海洋学院院长孙松;微电子技术专家、中科院微电研究所所长、国科大微电子学院院长叶甜春等。详细名单请点击查看科学网新闻。
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拥有来自46个国家的600余名院士、通讯院士和荣誉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总部设在莫斯科,分别在欧洲(法国)、欧亚(俄罗斯)和亚太地区(中国)建立区域中心,并在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科学中心。其中,已成立22年的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是15个国家科学中心中人数第二位的中心,是中国和世界舞台上重要的高层级科学技术组织。
国际欧亚科学院每两年组织一次院士选举,只接受院士提名推荐单一渠道;每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最多可推荐2名候选人,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方为有效;经院士大会全体院士投票,超过三分之二的赞成票方能当选。
吴岳良
吴岳良现任国科大副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主任、引力波探测空间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暗物质暗能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预研”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和“物质深层次结构与宇宙极早期演化” 创新群体项目学术带头人等。
吴岳良主要从事粒子物理、量子场论、对称原理和量子宇宙物理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在粒子物理、量子场论与拓扑场论、量子引力与统一场论等领域做出一系列独创性工作。正反粒子-宇称反演(CP)对称性破坏和夸克-轻子味物理相关研究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发展量子场论圈正规化方法,克服量子场论无穷发散困难,应用于规范量子场论、有效量子场论、手征场论、拓扑场论和超对称以及量子引力等研究;基于自然规律与时空坐标无关假设和规范对称性,提出双标架时空概念,发展引力量子场论;基于时空维度与基本粒子超自旋荷关联假设和对称原理,在超引力场时空中创建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超统一场论,阐明规范对称性的引力起源,揭示引力规范几何的对偶性质。导出低能量子色动力学(QCD)的动力学自发对称破缺机制,发展和建立自洽的全息QCD模型。给出广义Chern-Simons上同调示性类递推公式的简化推导和普遍关系,应用于规范量子场论大范围拓扑性质和量子反常起源的研究。构建基于时空基本对称性的暗物质模型和提出全息暗能量模型以及早期宇宙暴胀模型。
责编 :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