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丹中心举办合作项目成立十周年庆典
12月11日,丹麦科技创业中心(上海)与中丹中心共同举办了中丹中心合作项目成立十周年暨《中丹中心国际报告2020——能源转型合作》发布会。活动回顾了过去十年,中丹中心、中丹学院承载着两国的期许与愿景,庆典会议的报告更是展现了国际伙伴关系在应对全球紧迫挑战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中提供的重要视角。
2010年4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合作伙伴协议》正式签署;2011年9月,中丹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旨在发展和加强中丹之间的教育合作,增加中丹两国学生及科研人员的交流互动,并下设中丹学院承载其教育功能。中丹中心、中丹学院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丹麦全部八所研究型高等院校共同发起创建的科教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结合、院所融合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开展高等教育深入合作,探索高新技术学科领域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十年来,中丹学院为两国和世界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各行各业的人才,已有超过一千多名硕士生从这里毕业,同时两国每年还有联培博士项目,他们与众多研究人员一同为中丹两国的友谊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
庆典由中丹学院院长赵红教授和中丹中心丹方主任Morten Laugesen先生开场,对与会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
赵红表示,2020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既是中国和丹麦两国建交70周年,也是中丹合作项目成立10周年。然而值此欢庆时节,全球却笼罩在新冠肺炎的疫情阴影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困局之下,人类已成为命运共同体,科学与教育搭建起了国家与民族之间沟通的桥梁。“回首中丹十年征途,硕果累累,唯愿明朝中丹中心前程远大。”赵红总结道。
赵红致辞
Morten先生从“愚公移山”的中国传统文化谈起,古有愚公一家世代努力耕耘,今有中丹全体师生矢志不渝。他热烈祝贺中丹学院成立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功,也殷切盼望中丹项目独树一帜的开放包容的精神可以传承并发扬下去,祝愿中丹双方风雨同舟携手打造下一个十年的美好蓝图。
Morten Laugesen先生致辞
随后,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艳芬和丹麦王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及蒙古国大使马磊(Thomas Østrup Møller)分别讲话。
王艳芬回顾了在中丹两国政府合作框架协议下,中丹中心的奠基与落成之路,她悉数道十年之间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已培育了上千名硕士生和博士生,持续为社会输送具有跨学科意识、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她表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以“十”为计,而“十年”更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她鼓励在下一个十年中丹师生抓住机遇勇攀高峰,中丹两国深化合作互利互信,共同开启时代新篇章。
丹麦驻华大使马磊回顾了丹麦和中国两国的建交历史,中丹之间的深厚友谊是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他进一步指出,中丹中心的成立更是两国友好邦交的重要见证。正是在互相尊重的国际背景下,两国围绕共同利益,产生深度对话,使得文化多样性成为了中丹中心的独特气质,学术美德更是中丹大楼的重要组成。纵观当今世界格局,教育科研活动已成为国际合作的强力纽带,中丹中心亦是跨文化人才培养平台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马磊讲话
接着,丹麦高教与科学署署长Mr. Hans Müller Pedersen谈到中丹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将互惠互信作为知识共享的精神支柱,将开放和透明作为国际合作的立身之本。中丹中心成立的初衷正是在于为跨国挑战寻求跨国解决方案,放眼当今世界局面,这一点显得尤为必要,不论是突破疫情困境,还是破解能源问题,都需要在友好平等的国际合作中寻求真知灼见。
Hans Müller Pedersen先生讲话
其后,怀柔区副区长焦宝军谈到,政府致力于将怀柔建设成百年科学城,而怀柔作为一座国际会都、科学新城正拔地而起。中丹中心、中丹学院一直以来作为文化碰撞、思维交锋的研究沃土,汇聚了中西方许多有才之辈与能人志士,一批可喜的成就诞生于此。他期待依托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在人才引进与科教融合等方面加深国际合作,在未来将怀柔打造成机遇之城和创新热土。
焦宝军讲话
会议还邀请了两位优秀校友代表,来自丹麦的Mads Vesterager 同学和来自中国的韩潇同学分别从学生的角度,分享了文化多样性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Mads谈到当初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让他受益匪浅,对于日后的研究工作助益颇深,在这其中同辈之间的沟通与连接尤为重要。韩潇表示,中丹学院历来既重视课堂的思维培养,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无疑加深了中丹学生间的情谊,也为学术研究活动的注入一股清新之风。
学生代表韩潇发言
作为《中丹中心国际报告2020——能源转型合作》的作者,丹麦技术大学风能领域专家Birte Holst Jørgensen教授和哥本哈根商学院科技创新领域专家Stine Haakonsson教授对报告进行了介绍。本报告作为中丹项目成立十年的成果结晶,凝聚了求知与科学的力量,倾注了中丹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围绕国际合作的关键原则,分析了当前世界能源首要问题,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应用。
第二部分
大会的第二部分为座谈会,由丹麦科技创业中心领事唐瀚申主持,主题为“能源研究是绿色转型的基石”。席间,丹麦工业联盟科研、高等教育与多元化主管Mette Fjord Sørensen女士、丹麦能源协会全球合作中心Pablo Hevia-Koch、哥本哈根大学中国研究教授Jørgen Delman、国科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穆荣平教授、国科大校长特别助理兼国际学院常务副院长胡中波教授以及国科大材料与光电技术学院副院长陈广超教授,分别就能源研究在社会绿色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性发表看法。
Mette Fjord Sørensen女士(屏幕右上)、Pablo Hevia-Koch先生(屏幕左上)、Jørgen Delman先生(屏幕下中)、穆荣平先生(右一)、胡中波先生(左一)以及陈广超先生(左二)在座谈会上交流
Pablo Hevia-Koch先生表示,中丹两国各有所长,应借力彼此做到优势互补,最大程度地将全球能源告急的解决方案实施落地。Mette Fjord Sørensen女士提出,推动当前工作进展的关键在于将工作细化,列出优先级逐一突破并层层深入,同时她谈到从根本解决全球能源问题还需政府层面的对话与沟通,政策支持引领研究方向,理论成果推动行业发展。Jørgen Delman先生认为,能源问题宏观上涉及全球各地,牵扯到的人群和行业纷繁复杂,因此更要聆听所有相关方和行动者的声音,以此建立完善的反馈和监察机制,做到追本溯源并迭代重建,逐渐优化政策与解决方案。
胡中波提出由于能源问题波及全球,在重视科研成果产出之外,还应将其积极推广传播至全球所有有需求的地方,做到更广泛层次上的产学研相结合。陈广超教授表示,要让国际合作源远流长,教育是其中关键一环,重视长期人才培养,要做到持续向社会输送兼具国际竞争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精尖人才。穆荣平提出,当前人们的投资热点已经发生了转型,从追求经济回报转变为关注绿色环保型项目,而中丹学院也相应设立了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因此引领未来科技走势还需回归基础人才培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对于环境的愈发重视,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热点话题,而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在教育科研领域建立起来的互信与合作对于共同实现绿色转型至关重要。中国是工业大国,能源消耗多,双方在新能源的合作不仅有利于前沿科学的研究,更能为两国带来丰富的经验积累。
Birte Holst Jørgensen博士(上)和Stine Haakonsson博士(下)介绍报告内容
第三部分
座谈会后,丹麦驻华大使马磊与国科大常务副校长王艳芬在中丹大楼三层会议室进行礼节性会见,并就中丹十周年庆典活动发表了看法。王艳芬表示:“回顾十年来我们取得的成果,正是中丹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值此新冠疫情困局之下,跨文化对话与跨领域沟通已然成为社会各界的刚需,中丹精神不仅根植于此更应推而广之。”科学无疆域,文化无高低,人类携手砥砺前行,攻克难关,再创佳绩。
礼节性会见后,马磊在王艳芬的陪同下参观了中丹大楼。中丹学院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楼内配备了相应的休闲设施以及专门的活动场所。领导人与学生亲切互动,并亲身体验了学生自建的健身房。最后,丹麦驻华大使马磊,王艳芬和焦宝军分别在《中丹中心国际报告2020——能源转型合作》上签字留念,其中一本报告被收藏于国科大图书馆,另两本收藏于中丹学院图书馆内。
大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分专题研讨,采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的方式,国内外多位学者就报告内容以 “科技视角”“为城市提供清洁能源”与“未来创新”为主题进行了深入对话。
会谈聚焦科学前沿领域,深度分析了中丹两国科技发展现状以及潜在优势,力图通过现有合作平台与模式,为世界能源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科学无国界,人类共命运,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将持续为解决地球生态可持续等问题不懈努力。
中丹中心、中丹学院是一个中丹科研合作和科技人才交流的平台,始终不遗余力地推进双方在知识、科技、人才方面的交流。中丹中心、中丹学院作为平台与桥梁将携手两国科研和教育工作者继续为两国社会服务,努力实现成果转化,为下一个精彩的十年共同努力。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