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国科大组织举办2023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报告会

  • “追星”院士!国科大新生心愿清单第一项,达成!
  • 新生入学教育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第一环,是学生培养、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学教育对帮助新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标、尽快适应环境、合理规划新阶段的学习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学期伊始,学校为做好2023级新生入学教育,制定了覆盖理想信念、环境适应、心理健康等等方面的新生入学教育的活动方案,其中在雁栖湖校区组织举办了系列专题报告,邀请院士教授带领新生深刻理解科学家精神内涵、规划未来、适应环境、指点迷津。每场报告同步还在学院和研究所设置线上分会场,集中组织统一观看。

    微信图片_20230911160154.jpg

    8.jpg

    9月4日,迎新报到后的第一天,不少新生已打卡了列在“国科大心愿清单”的第一项——“追星”院士。

    专门与国科大校园里“珠峰科考”主题迎新背板合了一张影后,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国科大博士生导师姚檀栋步入2023级新生入学教育首场专题报告会现场,娓娓道来自己带领团队“从高原到巅峰”的科学攀登之路,为即将踏上学业跑道新起点的“师弟师妹”送上一份出发叮咛。

    1.jpg

    姚檀栋为国科大新生带来专题报告

    2.jpg

    副校长金德鹏为姚檀栋颁发国科大“领雁金奖”

    “去青藏科考不仅是中国科学家的梦想,还是世界科学家的梦想,是没有去过的人的梦想,相信更是去过之后下一年的梦想。”听着姚檀栋述说的攀登故事,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硕士生新生史兆凯心潮澎湃:“能去青藏高原科考,一直是我的梦想。现在,我更加理解了青藏科考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说,8小时是成不了科学家的。”提问交流环节里,面对刚刚入列科技国家队的国科大新生们,如何走好科研第一步,为今后的创新打好基础,姚檀栋提到了自己最想叮咛的关键词——时间。日新月异的新科技和新工具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工作效率,但科研一定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实践的产物,“工具越来越好,但钻研投入的时间一点也不能减少。”

    5.jpg

    6.jpg

    新生苏知遥为姚檀栋送上教师节鲜花

    7.jpg

    姚檀栋给新生们题字祝福

    9月4日,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任教师胡伟武教授为同学们带来《将自主进行到底》报告,作为2023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报告第二讲。

    1.jpg

    胡伟武围绕自主研发芯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展开报告,通过列举自主CPU的三条技术路线,引出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面临的新威胁。胡伟武采用华为、自主光刻机等生动的例子向同学们分析了国内现有的国产化芯片道路,回答了信息产业发展的三大“卡脖子”问题:使用自主研发的IP,性能比得上引进国外的吗?自主工艺可以满足自主CPU研制的要求吗?基于自主指令系统的软件生态能比得上X86和ARM吗?“技术能力只有在创新实践中形成。”胡伟武强调构建自主信息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是龙芯研制的目标,并分享了龙架构应用软件生态建设思路和核心技术发展规划。

    9月5日,国科大经管学院教授赵红为新生们带来《遇见更优秀的自己,从遇见国科大开始》的报告。

    0d7b59228d9cdd86afb552803cb6f2b.jpg

    9月7日,国科大心理健康中心主任肖斌为新生们带来《从心出发,面对挑战》的报告。

    722c7f1d2ce17f4e9fac1b0e2905ccf.jpg

    9月8日,国科大校长助理林晓为新生们带来《聊聊如何做科研——从“二维铜硒化物的制备及物性研究”说起》的报告。

    371e080aa0424f0450428157274060a.jpg

    责编 :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