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45岁生日快乐!

45秒是头脑风暴时的一个灵光闪现,45分钟是科学家的一节高能大课,45小时是一次难忘的社会实践经历,45天是一场重大科技任务的协力攻关,45个月是一篇博士论文的构思和出笼,45年是一所科教融合研究型大学的风华正茂。
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迎来了45岁生日。
从1978到2023,45载,初心如磐,奋楫笃行。45载,立德树人,薪火相传。中国科学院大学,45岁生日快乐!
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一位位国科大人,奋跃而上,勇攀高峰,激扬青春力量;45年征程,波澜壮阔,再次向历史回眸中,不断感受精神的洗礼。
这是赓续初心的国科大
2000年12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6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
国科大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培养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自1978年建校以来,所培养的学生有161名当选为两院院士。
1983年5月27日,新中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除1名工学博士冯玉琳在美国访问外,其余17位博士以及导师们,受到时任国家领导接见并合影留念
马中骐的博士学位证书由钱三强签发,编号为100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她生,为科学而生,为科技创新事业而生;她变,为人民而变,为创新驱动发展而变。45载史脉赓续,国科大不忘初心,深化探索科教融合,与时代共进。
这是科教融合的国科大
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近年来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建设,与各培养单位“共建、共治、共享、共赢”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专章部署并特别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教融合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国科大不断创新和完善科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培养了21万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中绝大多数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作为中国科学院“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任务的重要承担者,国科大也是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战略使命的重要依托。
【重要文章回顾】
这是三全育人的国科大
在一起向科学的路上,有课堂教学的知识打造,有科研实践的能力训练,有校园文化的素质熏陶,有网络平台的引导培育,共同向育人目标“靶向”发力。
由大师培养大师,以人才带动人才,莘莘学子向阳生长,拼努力,搏创新,拼贡献,为国家发展和科学进步砥砺前行。
【重要文章回顾】
勤学善思、严谨求真、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谦逊务实、坚韧执着、追求卓越的科研品格,是国科大培养学生注重的方向
2014年,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三段式”培养体制、学业导师制、小班制、名师上讲台......国科大本科教育培养理念将确保提供具有独特优势的教学条件,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打下深厚的基础理论功底,使之成为一生从事科学事业、致力科技创新的坚实依托。
2023年是国科大招收本科生的第十个年头,自2019年起,国科大送出“硬核”录取通知书,将师生团队的科研成果融入其中,以期新生响应前沿科学的召唤,弘扬传承科学家精神。
【近五年录取通知书回顾】
“两弹一星”精神,是国科大文化的历史根基和精神脉络,国科大更将科学家精神和家国情怀,植根大学文化的传承,培育学生胸怀天下、服务国家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重要文章回顾】
在国科大,不断完善的学科体系,不断优化的课程设置,走近硬核科学设施装置,参与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师生一起遇见更多可能,在建设科技强国中谱写青春之歌。
面向未来,国科大聚集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学科体系,产出一流创新成果,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这是创新为民的国科大
45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高度重视、寄予期望。
强国有我!国科大青年,正在作答!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
国科大也将高质量科普厚植于校园科技创新沃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春分工程”品牌项目已打造出一支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工作队伍。
【重要文章回顾】
面向未来,到2025年,国科大整体实力将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面向未来,到2035年,国科大将跻身世界顶尖大学行列,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成熟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科技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这是奋楫笃行的国科大
长城脚下目尽青天怀古今,雁栖湖畔砥砺前行科学路,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优秀的青春榜样激励着,更多国科大学子奋楫笃行。
科研A面+生活B面,能学,能打,也能“浪”,不被定义的国科大人,让校园故事为青春写照增添光芒。
【重要文章回顾】
以青春作赋,摭拾温暖、悸动与力量。少年似朝阳,点亮国科大的四季流光。
这是钟灵毓秀的国科大
国科大在北京有四个校区,“小而雅”的玉泉路校区、地处中国硅谷的中关村校区、毗邻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奥运村校区、长城脚下的雁栖湖校区,不断建设,不断发展。在朝夕交替之间,看见时间的力量,看见奋战科研的坚毅。
【重要文章回顾】
京内四个校区、京外五个教育基地(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兰州)分布在全国的113个培养单位共同组成钟灵毓秀的国科大校园。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博学笃志,格物明德,春秋代序,岁月峥嵘。
45年,岁月无声,记忆有痕。无数国科大人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致大尽微,家国天下,解国之疑难,是时代的声音,也是立志向科学之巅攀登的初心。正因有一代代热血灼灼的强国青年,45周岁的国科大,青春正当时。未来,国科大在路上!未来,国科大人扛在肩上!中国科学院大学,45岁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