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国际著名油画家、敦煌艺术家常嘉煌做客“雁栖湖名家大讲堂”

  •   2019年5月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雁栖湖名家大讲堂”第23讲在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之子、国际著名油画家、敦煌艺术家常嘉煌做了题为《传承——常书鸿、李承仙与敦煌》的报告。本次报告由国科大副校长杨国强教授主持。

      常嘉煌围绕“敦煌史地与艺术、敦煌近代史、传承——敦煌的未来”三方面展开,简要介绍了敦煌的历史、地理环境,指出佛教的传入、盛行以及丝绸之路的繁荣,为敦煌莫高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无数无名画匠和工匠的付出成就了敦煌莫高窟。常嘉煌感叹“敦煌是一个令世界艺术家情牵梦绕的地方,它的精彩源于前人创造出的令世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奇迹和精神宝藏。”

      敦煌石窟艺术文献包含绘画、音乐、舞蹈、民俗、婚丧嫁娶、诗歌、书法工艺等丰富的内容,尤其是大量的绘画被称为“中国历史的图像百科全书”。报告中,常嘉煌以丰富生动的图片资料展示了敦煌石窟的窟型、壁画、彩塑等艺术品,它们色彩绚烂,风格独特,散发出敦煌艺术非凡的魅力与感染力。这些珍贵的宝藏为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常嘉煌说:“敦煌近代史是很悲惨的。”在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大量的文物流散国外。我国学者纷纷呼吁保护敦煌遗址、追回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1945年,常嘉煌的父亲常书鸿放弃优裕的生活,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穷其一生与妻子(李承仙)共同致力于敦煌艺术的保护与研究。在父亲常书鸿病重时,常嘉煌发誓“嘉煌回敦煌”,坚定地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与母亲李承仙启动了敦煌当代石窟艺术工程。随后,他介绍了该工程的创作主题和“振兴敦煌艺术项目—戈壁地下新的生存和艺术空间”的设计方案,设想在戈壁沙漠地区建造“半地下全新的细胞式生存空间”,为人类开拓更宽广的生存和活动空间。

      常嘉煌还谈到了“方舟工程”,这个工程将生存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旨在为环境极端地区再造新的物质和精神“绿洲”。常嘉煌希望同学们能够关注环境、热爱艺术,一起做有益的事。报告结束后,常嘉煌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杨国强主持报告

    常嘉煌作报告

    学生提问

    颁发证书

     

    责编 :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