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园地

郑永春研究员为经管学子科普天文

  • 让人类再生存十万年
  • 3月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美国天文学会卡尔萨根奖的荣誉获得者郑永春为经管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主题为“让人类再生存十万年”的精彩演讲。演讲内容丰富多元,由浅及深,包括对古代星象天象的深入解析,基础天文知识的通俗科普,太阳系各行星之间的详细描述,以及人类未来规划的探讨。

    郑永春首先从大家耳熟能详的星座、黄道十二宫等天文知识出发,详细阐述了古人对星座和天象的研究与理解,成功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紧接着,他将话题引向了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行星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可控重核聚变实现推动力。在此过程中,郑永春详细讲述了可控轻核聚变、可控重核聚变及裂变等知识原理,使同学们对这些复杂的物理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郑永春还从更微观的角度,带领同学们探索了原子、中子、电子等微观粒子的世界。他详细解析了托卡马克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磁场约束来创造原子核聚变的条件。这一科技奇迹引发了在场同学们的极大兴趣。郑永春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同学们理解了这个复杂的科技设备如何通过精密的控制磁场,使得高温等离子体能够在无物质容器中悬浮,从而实现原子核聚变的环境,也让同学们对微观世界的奇妙和科技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

    当谈及人类可能面临的灾难危机,郑永春以月球消失这种假设来告诉同学们,月球之与地球,就好比棒球与篮球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月球这个大卫星的牵引,地球的自转轴偏角可能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在如此大幅变化中,气候就会发生剧烈变化,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影响。事实上,人类正面临各种各样可能出现的危机,包括超级火山、超级地震、巨型海啸、小天体撞击地球、南北磁极倒转以及太阳黑子风暴等。

    随即,郑永春向同学们展示了由旅行者1号拍摄的太阳系全家福照片,引人注目的是,地球在整张图中只占了0.2个像素点。郑永春用幽默的方式对此进行解读:“看看这张图片,你能感受到我们在宇宙中的渺小。生活中的一点小挫折,小失败,可能让我们觉得天都要塌了。但实际上,当你看到地球在整个太阳系中如此渺小,你会发现,那些困扰你的问题其实并不算什么。” 这种深刻而又幽默的观察,让同学们深受启发。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郑永春转向讲述太阳系各大行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火星的基础知识,包括其环境和气候变化。他就未来人类火星旅行、甚至火星移民的可能性,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此外,他还探讨了人类如何能够长久生存下去,包括进行星际移民的可能性,映射了本次讲座的主题。

    讲座接近尾声时,郑永春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并寄语同学们:“作为学生,我们要独立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思考要有深度。知道某件事情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析它们为什么这样,未来会怎么样。我们应该具备探究事物本质的能力。”热情洋溢的话语让大家感悟颇深。


    责编 :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