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

黄国平:怀揣一份信念,寻找人生最优解

  • 2021年4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2017届校友黄国平的博士论文“致谢”部分引起网友共鸣。寥寥数百字,朴实真挚地道尽了他二十二载求学路上的风雨泥泞。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国科大、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自动化所”),一步步走出大山的足迹,也是黄国平一步步改变人生的轨迹。纵使路途坎坷,他也从未放弃追逐光亮与梦想。

    近日,应国科大学生会和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生会邀请,已成为腾讯AI Lab专家研究员、腾讯翻译负责人的黄国平回到中科院自动化所,为国科大学弟学妹带来主题讲座《在逆风中从优秀走向卓越》,分享科研经验和人生感悟。

    1.jpg

    黄国平在进行自我介绍

    讲座伊始,黄国平讲述了自身的求学经历。二十多年的求学路上,自己算不上优秀,甚至在某些阶段是“吊车尾”。然而,凭借着那份“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的信念,他从小山坳里的放牛娃变成中科院的博士生。这段经历,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

    也因此,在黄国平的博士论文中,他通过“致谢”部分记录下求学路上的点点滴滴,同时也希望留给自己未来的孩子,看看父亲当年“光荣”的奋斗历程。

    历尽千帆,不坠青云,黄国平的努力,没有被辜负。

    起点: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人员,黄国平经常要与数学中的“最优化”打交道。这一过程中,他喜欢结合最优化的问题思考人生,也悟出了许多人生哲理。

    “高中阶段,我们习惯将高考分数作为评判指标;本科阶段,我们习惯将GPA作为评判指标。这些指标就像‘凸优化问题’中的目标函数,找准目标函数后总能够找到一个‘全局最优解’。

    然而,人生并不是‘凸优化问题’,不能一味地通过简单的指标来优化人生。在研究生阶段,我们应该有意识地破除这种‘指标迷信’,不要为了某个指标而制定自己的未来目标与人生规划,否则‘泛化性’太差容易导致‘过拟合’问题,换一个环境就不起作用了。

    也正因为人生不是‘凸优化问题’,短期看来比较好的选择,长期看来却未必是最好的,反倒容易陷入到‘局部最优解’。”

    黄国平就此建议学弟学妹们,在研究生阶段寻找自己的“最速下降曲线”,确定好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2012至2017年期间,AI交互翻译并非热门方向,许多人无法理解黄国平为何选择这一方向,黄国平坦言:“正因为交互翻译不是热门方向,当时领域内很多技术尚不成熟,因此自己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这个方向。” 研究生阶段,凭借着执着精神和一股韧劲儿,黄国平在导师宗成庆研究员的指导下,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最速下降曲线”,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一定要做交互翻译,不论是在哪儿。

    2.gif

    在各种优化方式中寻找自己的“最速下降曲线”

    过程:追求卓越,成功会不期而至

    在黄国平看来,无论是科研还是工作,选择方向之前我们需要先自问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个方向?如果没有结果,是否还愿意坚持下去?如果对这两个问题都能够给出明确的答案,那就遵循自己的内心去选择。

    黄国平还提醒到,不要盲目地追求当前热门的方向,而应该注重研究问题的意义与价值。“开花只是一瞬,扎根需要时间”,屠呦呦、袁隆平等科技工作者用毕生精力把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做到了极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追求卓越。

    黄国平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脚踏实地为社会作出贡献,“优秀通过比较而来,卓越通过坚持而来。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即使面对短暂的挫折,也不要轻易放弃目标而随波逐流。人的生存能力是远远超出自己想象的,一旦真正下定决心干一件事情,只要这件事情有意义、有价值,那就坚持走自己的路,最后一定能够找到出路。”

    3.jpg

    黄国平在分享

    结果:多一分感恩

    “正是周围的一切人物和事物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们,因此要对万事万物心存感激。”黄国平感慨,当今时代,我们的物质条件丰富而充裕,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珍惜当下,做出更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为所在领域作出真正的贡献。

    分享结束后,针对学弟学妹们的提问,黄国平就自己选择交互翻译的原因、对于当前评价指标的看法等问题给出了个人见解。

    在场有部分本科生学弟学妹表露了对研究方向选择的迷茫。黄国平关切地提醒本科阶段的学弟学妹,不要过早地确定研究方向。在大一、大二阶段,对于领域的认识还比较片面,眼界也暂时有限,还不易于做出合适的选择。“建议先多看一看、多经历一些事情,集中精力打好基础。”

    学弟学妹提问

    6.jpg

    讲座现场

    当年那个煤油灯下读书的孩子,如今已成长为实验室中忙碌的科研工作者。正如黄国平所说:“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

    这位功业有成的“少年”再次回到母校国科大,将不畏困难的勇气、砥砺奋斗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传递给国科大“新青年”。怀揣这份初心与信念,愿青年学子“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归来仍少年”。


    责编 :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