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人文学院罗武干课题组科学分析揭示汉代复合金珠的工艺奥秘

  • 珠子是人类最早用来装饰的手工艺品之一,其大小、形状和制作材料多种多样,用途也千差万别。其中,用金和银制作的珠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价值非凡,形式丰富。金珠在中国的出现和使用很可能受到了外来文明的影响,但逐渐与传统礼仪制度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文化属性。

    尽管围绕由单一材料制成的珠子的讨论相当多,但在中国发现的由复合材料制作的金属珠子受到的关注很有限。这些复合材料珠子中最典型的是金属箔玻璃珠(metal foiled glass bead),也称鎏金玻璃珠(gilt glass bead)。在中国西北的新疆、青海、宁夏等地亦有零星发现汉代的金属箔玻璃珠。这些金珠有三种不同的制作方式:一种是在两层玻璃之间夹一层金箔;另一种是在珠子表面装饰金箔;第三种是在空心玻璃珠内放置镀金金属珠。这些都是能够容易判断的由复合材料制作的金属珠子。但是某些通常被认为由单一金属制成的珠子,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实际上可能是复合金箔珠。

    本研究便在河南省南阳市出土的东汉时期金属珠饰品中确定了一种以往从未被留意过的特殊制作工艺。具体而言,理论计算和CT成像表明,以前被误认为是由单一材料制作的金珠实际上是由金箔包裹着内层玻璃珠组成的。利用pXRF、SEM和μ-EDXRF等元素分析技术发现,两种不同形状珠子的金箔纯度分别约为95%和98.5%,而银珠的银箔虽然腐蚀较为严重,纯度也在85%左右。显微观察证实,金箔是通过箔熔镀金工艺制成的,由于技术水准极为高超几乎未在珠子表面留下可被观测到的痕迹。铅同位素分析表明,金珠的来源不同,而银珠可能来自中原地区。考古发现显示在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湖南等地,也发现有形制类似的金银珠子,结合已有研究,可以推断这样的金珠最初可能是外来的,但经过中国本土匠人的学习后很快掌握了该种工艺,从而创造出高质量的仿制品。这项研究强调了科学分析对于正确研究珠饰的重要性,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古代珠饰的流通网络。成果发表于著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SSCI一区期刊)。

    本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罗武干教授、陈典特别研究助理与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乔保同所长、曾庆硕老师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李超老师合作完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罗武干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冶金考古学研究,将考古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与科技手段结合,综合解读古代青铜器物与青铜文化,以期获取更多的考古学潜信息,致力于“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

    本研究工作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No. 20VJXG018)、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No. 21DTR046)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5440323001838

    图1:南阳金珠(a、b)串饰与银珠(c)、玻璃(d)珠串饰

    图2:金珠、银珠、玻璃珠的局部图像

    图3:金珠、银珠、玻璃珠的CT成像

    责编 :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