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研究所合作研究发现极度濒危的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增长但没有完全实现其繁殖潜力
长臂猿是人类的近亲,其生存状况受到人类的高度关注。海南长臂猿是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中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地区。由于大规模原始森林砍伐、人工林种植和偷猎,20世纪80年代海南岛仅剩7-9只海南长臂猿。海南长臂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极度濒危物种。2007年海南长臂猿曾位列全球25种濒危灵长类物种之首。中国政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了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和日常监测巡护,并动员鼓励国内外研究机构、社会各界和非政府组织参与海南长臂猿研究与保护,海南长臂猿种群开始缓慢恢复增长。
为研究海南长臂猿种群增长影响因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以及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有关研究机构开展了海南长臂猿野外考察。2020年和2021年旱季, 他们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分局有海南长臂猿分布的生境组织了两次同步大调查。在大调查中,40余名调查队员分成8组,系统开展了野外考察。每天清晨,他们通过聆听海南长臂猿鸣叫进行定位,在雨林中搜寻长臂猿,开展野外计数,普查了所有潜在的海南长臂猿生境斑块,并对比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分局的日常监测和以往普查数据。
研究人员在2020年同步大调查中发现了33只海南长臂猿,在2021年同步大调查中发现海南长臂猿种群增长到35只。这些长臂猿生活在编号为A、B、C、D和E的5个家庭群之中。在2020年同步调查中还发现了游离于家庭群之外的4只独猿,2021年同步调查则发现了6只独猿,这些独猿将是海南长臂猿建立新家庭群的基础。还有两只曾在2019年被发现的独猿,在2020-2021年的同步大调查中均没有被再次发现,其生存状况待确定。目前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在2003年的2群13只的基础上增加了169%。
根据野外调查数据,研究人员建立了海南长臂猿种群模型,拟合了海南长臂猿2003-2021年间种群动态,分析了海南长臂猿的潜在繁殖力和现实繁殖力。发现海南长臂猿种群虽然在增长,但还没有充分实现其生殖潜力(理论上,所有成年雌性每24个月可生育一次)。2022年1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分局的监测队员在日常巡护中又在D群出生发现了一只刚刚出生的婴猿,再次刷新了海南长臂猿数量,这表明海南长臂猿种群的仍具有增长潜力。尽管如此,2017-2021年期间,海南长臂猿的繁殖潜力仅实现了47%。由于种群内外因素,海南长臂猿并没有完全实现其种群潜在生殖潜力。种群的外部因素,如可利用的栖息地因素如食物和夜宿树,以及海南长臂猿自身的营养、生理和行为因素都可能限制其进一步实现其繁殖潜力,有必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
自霸王岭保护区建立以来,定期巡逻,禁止伐木,遏制偷猎,社区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开展环境教育等一系列保育行动卓有成效,海南热带森林特有旗舰种长臂猿的种群恢复证明了这一点,2021年10月12日,国家正式宣布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进一步加强了以海南长臂猿为旗舰物种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目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规模仍然极小,尽管海南长臂猿是目前世界上所有长臂猿中惟一的种群增长的长臂猿,但其种群数目只有36只,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尚未摆脱灭绝的危险,须制定周密的保护行动,包括森林恢复计划,才能确保海南长臂猿的持续生存。
该研究成果以“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Hainan Gibbon (Nomascus hainanus) Population Increases but not at the Maximum Possible Rate”为题于2022年7月7日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imatology》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国琪为第一作者,其导师蒋志刚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论文合作作者来自贵州师范大学、河西学院、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香港嘉道理农场植物园、乔治华盛顿大学、西北大学以及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项目由海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 ZDYF2020179)和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项目资助(Type A, No. XDA19050204)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7/s10764-022-00309-8
海南长臂猿 刘国琪摄
责编 :刘虹洁